编者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黑龙江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25日起,东北网推出《龙江教育向“新”而行》系列报道,深入采访省内高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探讨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
东北网4 月10日讯 (记者 许诺 刘星驰)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实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承担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信息化服务工作,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咨询和供需见面公益服务。作为省级就业工作部门,中心将紧紧围绕黑龙江省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发展,一方面组织高校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深度挖掘省内就业岗位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宣传好龙江就业创业及人才政策、宣传好重点领域优质企业、宣传好基层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和龙江大美风光,进一步营造高校大学生留省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龙江学子立足龙江、服务龙江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人才动能。
日前,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鸿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与智力支持,同时也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有利于直接创造大量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的岗位需求,特别是伴随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可以更加充分体现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这是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

在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积极探索创新,积累了一些经验。先后成功举办4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师教学大赛、11届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课程交流、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在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较为成功的经验,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就业育人氛围……刘鸿宇介绍说,多年来,中心在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树立就业育人理念,通过课程建设与开展系列活动,强化内涵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青年学生群体是最富有活力和创新的群体,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刘鸿宇表示,当下,正值青年学生就业季,对此,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留省就业;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园、寒假暖心、春季攻坚、百日冲刺五个专项;持续打造“情系黑土地·就业在龙江”留省就业招聘活动品牌,举办全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系列活动近百场。同时,实施校园招聘“4个1”行动,即每天要有1 场宣讲会、每周要有1场小型招聘会、每半月要有1场中型招聘会、每月要有1场留省就业专场招聘会,加密校园招聘会频次,确保校园招聘的热度、学生参与的广度、成功签约的效度。

面向困难毕业生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该中心在全国率先研发了集帮扶电子台账、帮扶结果核查、帮扶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了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效能。
刘鸿宇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利用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点,以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为主线,依照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年“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总要求,扎实推进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是强化就业指导工作。重点将通过开展省级就业金课遴选、就业专项课题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系列培训、生涯咨询公益服务等系列活动,持续为高校提供指导与服务;二是大力开拓市场建设。省、校两级联动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和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开发边境地区城市等地省内就业市场;三是发挥信息化创新引领作用。做好平台基础调研、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建设工作,打造“数智就业”工程,进一步完善平台信息化服务功能,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数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