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高端优质上档次 定制农业正当时
2024-05-21 08:01:5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周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5月21日讯 5月17日,黑龙江省五常金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迎来一拨儿特殊客人,米国煲仔饭创始人李柏稼带着团队来考察定制金禾大米。金禾米业负责人介绍:“2018年公司推出‘一亩皇家田’定制模式,将5909亩稻田全部打造成‘一亩田’种植定制区和生态种植示范区。定制的大米都是符合中国及欧盟双有机认证标准的,有很多固定客户。李总就是看中我们大米的高品质慕名而来。”

  而在此前一天,在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认购“一亩田”的“庄主”们穿着高腰水靴,戴着大草帽,走进泡好的田中开始插秧。

  “今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趣味插秧节’,认种我们‘一亩田’的庄主都可以在自己认购的石板田里体验插秧的快乐,秋天还可以来现场收割,不到现场的客户将根据他们的需求配送认证田里出产的有机石板大米。”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和庄主一起在田里比赛插秧,这些年,他们将庄主认种模式与田间体验游、研学基地游、特色民宿游等有机融合,既延长了石板米产业链条,又盘活了上官地村的农文旅资源。

  “一想到秋天能吃到自己插秧,然后看着长大的水稻磨出来的大米,心里就特别踏实。”“庄主”干活特别认真,生怕自己的稻苗“输在起点”。

  在黑河市北安市主星朝鲜族乡,种植户也是未插秧就开始卖米——与黑龙江花隽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万余亩水稻认养“定制单”后,大家干劲儿更足了,“水稻不愁卖了,我们就按照客户的要求把地种好就行了。”

  “近年来,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大力发展定制农业为主攻方向,依托‘黑土优品’背书,突出水稻特色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构建高效推广体系,打造‘我在三江有亩田’项目。2022年以来,已发展认养客户1.8万人,面积达2.4万亩,销售额达6900余万元,‘建三江’定制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经理刘宝告诉记者。

  刘宝说,经过努力,“建三江”制定了科学的认养服务流程,拥有了一批黏性较高的会员,形成了“N+12910”工作方式。“N”是借助各大银行、各农场有限公司、代理合作伙伴、新媒体和第三方专业团队的营销力量拓展新老客户群体;“1”是成立一支专业的运营队伍;“2”是选取了积温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大兴、七星农场建立两大种植基地;“9”是采取集约式运营、标准化种植、合同化制约、贴心式服务、预约式加工、个性化包装、便捷式配送、全程可追溯、全链条无缝隙对接的保姆式服务;“10”是为客户提供“绿、美、鲜、特、欢,福、慧、吉、利、安”十大权益,真正打通从“生态农场”到“家庭餐桌”的直通渠道。

  “近年来,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呈现,定制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定制农业,把定制农业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开辟农业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抓手。”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刘铁介绍,为加快推进全省定制农业拓规模、上层级、提效益,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2024年全省定制农业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目前全省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托管、认领、会员、众筹等比较成熟的定制农业模式,2024年要聚焦大米、鲜食玉米、冷水鱼、肉牛、生猪、家禽、奶牛、寒地果蔬、山特、蜂蜜等品种,突出高端和优质定制方向,巩固一批、升级一批和培育一批定制农业生产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做大做强定制农业产业。方案明确,2024年种植业定制规模计划发展到84万亩,畜禽养殖业定制规模计划发展到42万头(只),水产养殖业定制规模计划发展到450吨,全省定制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3亿元。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