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黑龙江省双鸭山友谊农场的春耕仍在进行中。为了让当地种植户更了解土地状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刘焕军教授带领团队来到农场,他们要给还未播种的黑土地,做一次“体检”。

“体检”第一步“拍片子”。在技术员的操作下,无人机升空,开始对下方的黑土地进行激光雷达扫描。结合无人机、卫星遥感的观测结果,只需短短几分钟,就可以精准掌握土壤数据,了解土地质量。
“体检”第二步“开方子”。在友谊农场的科创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农业机械、植物营养、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会诊”。多位专家将收集好的土壤数据转化为可供农户参考的种植方案。

“体检”第三步“导处方”。有了最新的土地处方图,技术员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将其导入农机当中,依照处方图指示,哪里多施肥?哪里少施肥?都可以通过农机自动完成。

现在,多台自动化农机正驰骋在友谊农场的万亩黑土地上。从曾经的靠经验播种,到如今新技术带动新的生产模式,种植户们对黑土地充满了希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