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黑龙江法院
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
以“一要二统三抓实”为工作思路
以“三争”晋先为工作总抓手
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坚持公正司法,狠抓提质增效
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近日
省委《奋斗》杂志刊发19篇稿件
全方位报道新时代新征程中
全省法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不断回应社会关切的司法实践
今日起开设“奋斗吧!”专栏
陆续为大家展示
全省法院在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中的
工作进展与成功经验
充分展现全省法院
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中的
时代风貌

做实“公正与效率”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政法战线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抓牢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司法审判新理念引领司法事业新发展
把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作为系统性工程来抓,坚持“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着力强化全省法院审判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做到党中央、省委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一是坚定政治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构建“五牢记、五融合”政治业务融合建设体系,推进政治业务“一院双考”“一人双考”,一体提升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将“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贯穿司法审判全过程各方面,着力把讲政治的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二是增强思想自觉。把抓实思想观念和司法理念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在服务大局上靠前站位、精准保障,在维稳促治上“抓前端、治未病”,在个案办理上“如我在诉”、公正司法,在履职方式上能动履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审判领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落实。三是强化行动自觉。把“三争”晋先作为工作总抓手,推动全省法院争站位、争晋位、争创品牌,激发敢闯敢试的活力干劲。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锤炼担当务实的优良作风。建立“龙法面对面”督导指导机制,狠抓“九分落实”,以实干担当促发展。2023年,41项工作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工作做法先后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等主要领导批示肯定17次,25个集体、25名个人、138项工作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二、紧扣龙江战略定位,以能动履职新作为服务振兴发展新篇章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黑龙江省委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战略部署,能动履行司法职能。一是“保安全、防风险”。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把推进轻微犯罪治理作为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之举,携手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涉企合规改革,推进醉驾犯罪预防治理。把防范化解涉稳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府院联动,聚焦涉众金融、房地产、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风险,审结逾期交付房地产纠纷3983件129.9亿元,支持配合省专班完成“保交楼”项目4.51万套,妥善审理金融纠纷7.17万件,综合运用司法政策、司法建议等法治手段,推动涉稳风险“慢撒气、软着陆”。二是“优环境、促发展”。围绕服务保障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统筹好司法保护和司法规制,审理知识产权纠纷3408件。积极为危机企业寻找新机,盘活资产145亿元。围绕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基地,与9家省直机关联合制定服务保障意见,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保护和种业创新保护,强化对北大荒集团等农业“航母”和特色农产品司法支撑,守护“大国粮仓”。围绕服务保障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发挥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优势,建立30个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制发服务保障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意见,加强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司法供给,全面助力“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统筹依法平等保护,建立涉企案件影响评估机制,对6.5万余家企业“活封活扣”“放水养鱼”,积极营造更有吸引力、更有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培育出富有龙江法院特色的“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模式。“走出去”做实调解指导,把诉调对接的“调”进一步向前延伸,搭建“龙法和”云法庭平台,进驻139个县域以上综治中心,融入对接1.2万个社区村屯,开展指导调解2.44万次,支持打造788个无讼社区(村屯)。“请进来”共促多元解纷,邀请2482家基层组织、8102名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对接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292个、律师事务所286家,做实更富成效的双赢机制、多赢探索、共赢实践。诉前调解纠纷64.05万件,有效推动大量矛盾前端化解,总收案降幅和民事收案降幅均居全国第一。
三、聚焦公正效率主题,以审判管理小切口做实提质增效大文章
牢牢抓住司法审判这个司法权力运行载体,把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抓手和检验标准,着力构建审判工作“大管理”格局。一是从完善体系机制上着眼。优化全省法院机构职能体系和人民法庭布局,推进环境资源审判、知识产权审判、少年审判领域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协同履职和实质化运行,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深化一体化管理机制,构建全省法院司法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对全省159家法院、5141名法官审判质效情况,定期晾晒通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大力开展脱薄攻坚,进一步加强三级法院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构建权责统一的审判权运行机制,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完善阅核工作指导意见,健全院庭长案件“阅核”制度,完善审判监督权责清单161项,院庭长监管率同比提高11%。二是从压实管理责任上着手。做实审管部门的专责管理,充分利用案管系统实时监控个案的流程节点,持续加大对长期未结、久押未决案件的督办推进,规范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加强对审委会决议落实情况的督办。做实法官的自我管理,依托“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平台进一步提升法律适用能力,加强案件办理的全程诉讼辅导、释法解疑,着力寻求矛盾纠纷化解的最佳方案,坚决避免“程序空转”。做实监督考核的结果管理,健全审判质效突出问题督办问责机制,运用好督办、约谈等形式和案件评查、审务督察、司法巡查成果,及时警示各级法院、法官落实审判和管理责任。三是从加强智慧管理上着力。建成智慧法院数据中心,实现司法大数据的集成汇总,常态化开展数据分析会商,及时研判全省审判工作态势,实现“数助决策”“数促公正”新跨越。把全国法院“一张网”作为关键支撑,健全统计管理、监督检查和违规问责等数据管理长效机制,更好服务和支撑审判一线。全省法院司法质效持续向好,在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中,13项优于合理区间,8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十名,4项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