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文化中国行丨“大国重器”自强不息
2024-06-16 08:27: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素有“钢铁机械城市”之称的齐齐哈尔,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跟随记者走进这座拥有丰富工业历史的城市,一起探寻它的奋斗历程。

  从“步履维艰”到“活力四射”

  走进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标语时常映入眼帘,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模马恒昌经常说的话。当年平津、淮海两大战役正在进行中,前线急需武器,工厂把修复17门高炮闭锁机的任务交给了车工一组。那时候一没有图纸,二没有工艺,但马恒昌没有退缩,发动大家动手测绘画图。一次敌机轰炸,一颗炸弹就落在车间旁,厂房内玻璃都震碎了,可马恒昌仍然坚守岗位。他的模范行动深深影响了组员,大家伙不眠不休齐心协力,硬是提前五天完成任务。

  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马恒昌小组副组长孙小巍:“民主管理、技术革新,还有劳动竞赛,是咱们马恒昌小组三个优良传统。因为我是马恒昌小组中的一员,我的荣誉感包括使命感也会更强一些。”

  从“步履维艰”到“活力四射”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这首童谣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这背后隐藏着一段秘语您知道吗?它的解读是:1964年10月6日马兰总装21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这首童谣是为了报成功而编的,而这枚原子弹的成功与建龙北满特钢有着密切的关系。1950年,国家决定在富拉尔基建设特殊钢厂,企业生产的特殊钢产品开始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快速发展,也孕育了“钢铁硬骨头精神”。

  建龙北满特钢人事行政部副部长于海波:“像汽车钢、轨道交通、能源用钢等各方面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用钢,我们都生产。这钢铁硬骨头的精神,从企业建设时期一直到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

  生产一辆载重70吨的铁路货车要多长时间?不到28分钟!这是中车齐车公司给出的答案。中车齐车从建厂之初的修车,到建国之初的仿制,再到如今的完全的自主创新,引领了中国铁路货车三次升级换代,技术创新实力由领跑国内走向引领国际。

  中车齐车公司精益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副主任孟令武:“围绕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和研发数字化平台方面的建设。中车人的这种接轨世界、牵引未来的信念,指引着我们、支撑着我们。”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