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出台以来,黑龙江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在省、市、县分级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精准发力,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最近,牡丹江市经济合作促进局国外科负责人张宇航正在对接俄罗斯农业集团,这是他来到经合局工作后负责的第十个大项目。几年前,牡丹江市经济合作促进局领导在一次招商引资活动上认识了张宇航,他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又有创业经历,非常符合经合局的人才需求。
牡丹江市经济合作促进局副局长蒋昆:“这种人才对我们招商引资方面,一个是对接国外客商,另一方面是对接企业,有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但当时经合局的编制已满,空有招才的想法却没有位置。牡丹江市委组织部了解情况后,将张宇航纳入到事业编制周转池中,并给他每个月1500元的人才补贴,5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成功引进了人才。
牡丹江市经济合作促进局国外科负责人张宇航:“让我们有了一种家的感觉,真正意义上可以把这里作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地。”

牡丹江市在省人才振兴60条政策基础上,打造了“牡丹江人才引领发展20条”,完善了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支持重点企业、基层单位通过建立政企人才共享、“市编区用、县编乡用”等工作机制引进、留住人才。
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金凯:“在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不足时,统筹使用周转池特设岗位,聘用专业技术职称。我们马上要发布人才引育‘雁阵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支持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为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绥化市也推出了新政策。规模以上企业引进的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双一流”高校本科生,经核准可以预留事业周转编制,在企业工作满3年且业绩考核合格后,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安排到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工作,也可以放弃事业编制继续留在企业工作。前不久,东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王超入职了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绥化市人才工作中心副主任马季:“打造了更具含金量、吸引力和针对性的‘人才兴绥二十条’,向人才提供三年公寓免费入住服务,落实事业单位周转编制,统筹解决人才子女的择校问题,全力解决人才安身立业的后顾之忧、后路之忧和后代之忧。”

近年来,黑龙江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在省、市、县分级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改变过去市县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使用需经省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做法,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自行管理使用,保障满编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用编需求。截至目前,全省通过事业编制“周转池”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700多人,为推动龙江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