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8日电近日,黑龙江晨报接到许多哈尔滨市市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在居民区内的小加工厂整日发出刺耳的噪音,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居民们多次向环保部门投诉,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5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红旗小区淮河路上的顺发塑钢厂。现场正有几名工人用切割机制作塑钢门窗,切割机和塑钢碰撞在一起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淮河路364号的保得塑钢厂,记者看到了同样的场面,震耳欲聋的噪音一响就是半个多小时。仅在南岗区红旗小区附近地段,记者就发现了10多家这样的“噪音工厂”。据居民介绍,这些塑钢厂都已开办多年,每天的噪音都持续8个小时以上。在现场,记者以小区居民的名义拨通了南岗区环保局电话。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时他们就查过一次了,没收了两把电锯。记者表示,现在就有大型的切割机正在工作。他说:“我们一去,这些工厂的工作人员就收工不干了,根本没法管。”
24日下午,记者来到香坊区香茗二道街上的海尔塑钢厂。两名工人正在厂门前的人行道上,用切割机和电锯加工铝塑钢窗,地上散落着厚厚的一层白色塑钢碎末。过往行人不得不绕道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附近摆摊的商贩告诉记者,只要这些塑钢窗厂一有活儿,工人就加班加点干,整条街都能听到从这儿发出的噪音,居民们晚上根本无法入睡。记者拨通了香坊区环保局电话,工作人员说要赶到现场查看,但记者等了2个多小时,也不见执法人员到来。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道里区几家设在居民区内的塑钢加工厂,扰民噪音现象也同样存在。家住道里区田地街41号的王女士指着她家附近的铁艺塑钢厂说,数百户居民已被塑钢厂发出的噪音困扰多年了。居民们曾多次向环保部门反映,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记者随后将情况投诉到道里区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附近有许多家塑钢厂,你们先自己查一下哪家发出的噪音最大,我们再去进行检查,否则我们去了他们也不承认。”
对环保部门的这种做法,备受噪音之苦的居民十分不满,王女士说:“环保部门的职责就是为城市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我们多次投诉也没人管,找借口说没办法,让老百姓上告无门,这不是典型的不作为吗?”
据了解,根据《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第17条的规定,在居民居住区内禁止设立、开办露天加工厂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已设立、开办的,应按环保部门要求,采取防治隔声措施。对违反条例规定的,由市、区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搬迁;环保部门还应对发出噪音的商家和厂家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或由环保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其停产停业。
在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开办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环保部门向企业和市民推行的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其中,为市民服务的项目包括解决居民区噪声等污染扰民问题,创建“安静小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