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铁力拓宽干部“能下”渠道
2004-06-02 10:05: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伊春6月2日电铁力市委积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探索干部“能下”的机制,在干部“能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一、制定考核标准,打牢干部“能下”的基础。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制定了《铁力市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铁力市公务员年度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项目、内容、指标,建立了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以廉洁和实绩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确定了干部“下”的十项标准,为干部“能下”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

    二、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干部“能下”的机制。探索干部“能下”的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实行了常委会前征求意见制度、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度和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度。通过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几年来,共有12名党政一把手被“请”下了领导岗位,有23名党政副职被降职或免职,有5名领导干部因经济问题被依法处理。

    三、积极探索实践,拓宽干部“能下”的渠道。为使干部“下”的渠道畅通,采取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的方式。从干部的实际能力出发解决其去向问题,合理地设定好“下”的方向。通过实行聘任制、任期制、末位淘汰制、下岗学习培训制和平级调任制,使干部有地方可“下”,较为合理地将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到了与干部素质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做到了人尽其才。2000年以来,98名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的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得到妥善安置,对12名“下”去后工作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重新进行使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干部“能下”的落实。采取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办法,建立领导干部帮带责任制和定期回访制度,把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同干部及社会的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