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雨露滋润禾苗壮 哈尔滨市社区家长学校见闻
2004-06-02 17:09:4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2日电(记者 杜丽华)题:雨露滋润禾苗壮——哈尔滨市河松社区、城安社区家长学校见闻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教育显然是最重要的。然而在城市的边缘--城乡结合部地带,由于居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活水平较低,多数家庭的父母都疏于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原本可以健康、茁壮成长的禾苗,只因缺乏雨露的滋润,而显得生涩,有的甚至枯萎。

    哈尔滨河松和城安两个社区就都属于城乡结合部。由于这里经济相对落后,人们文明程度普遍偏低,孩子家长有空时就是打麻将、喝酒,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打架,邻里纠纷、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社区领导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发展社区繁荣,就必须提高人的素质,而单单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够的,还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从小孩子抓起。于是,家长学校应运而生了。

    河松社区和城安社区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开办了家长学校,建立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利用家长学校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延伸到社区,渗透到家庭。

    河松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尹德胜说起家长学校颇有成就感:“我们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有些是农村来的,父母的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上不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通过成立了家长学校,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必须同步进行。”

    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多了,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通过家长学校的教育,家长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河松小学2年1班学生关策的父亲关宏伟说,以前只知道让孩子好好学习,不知道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从来不去想孩子是怎么想的,最需要什么,现在我可以随时知道孩子的思想动态,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城安社区居民刘士伟说,过去,我们孩子一犯错,我就打他,恨铁不成钢嘛,可是不但没打好,还使孩子对我们家长产生仇恨心理,通过在家长学校学习,我知道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起作用,要做孩子的朋友,对孩子进行引导,允许孩子犯错,并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使孩子能愉快地接受批评,不再犯错。

    据城安社区李主任介绍,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建立为社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各项活动吸引了家长和孩子的参与,使社区未成年人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有了学习、娱乐、交流思想、抒发理想的场所。如今,社区里基本没有人赌博,打架斗殴、闲扯皮的人也少了。

    如今,这两个社区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家长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娇小的幼苗,只有经过阳光和雨露的哺育,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