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出卖”国有商品林 桃山林业局迈出林权改革第一步
2004-06-24 14:07: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七台河6月24日电振兴森林工业,前提是振兴森林资源。振兴森林资源,沿袭老办法对待森林,显然不行,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证明。

    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基层企业,“振兴”的努力从未间断过,可森林的整体质量还是每况愈下,衍生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个人种的庄稼都能长得好好的,国家种的树,怎么就长不好?林区职工说 庄稼“有主儿”,树“没主儿”——国有,就是你有我有大家有,从理论上说,这种所有权是实的,可具体到一棵树,一片林子,大家都有又虚化成了大家都没有。“没主儿”的树,命运能不悲惨么?

    解决这树的问题真就那么难吗?听听林区职工又怎么说:时代变了,树的价值和作用也变了。国家对树的最大追求是生态效益,既然如此,长在国土上的树,特别是已经成为商品林经营的树,“姓”什么真的一点儿不重要。只要山能绿起来,企业活起来,百姓富起来,变个招儿法又何妨?平地惊雷

    桃山林业局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儿——把国有商品林“卖”了。真是胆大了。

    去年,为了实施这一想法,他们曾跑省城、进京城,无论请示谁,都无人签字。这可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桃山人却偏偏摸了。因为他们太穷了。穷得200多元的工资,欠了职工46个月;穷得漫山遍野找不到伐区。穷得外欠国家、内欠职工达5个亿。

    穷则思变。怎么变?桃山人想到了“死”树变活钱。

    过去,只有砍倒了的树才是商品,结果只剩下一片还没有长大的林子。现在,他们要让那些正在长着的树成为商品,要让树儿在安全长大的同时,使企业和职工也能富起来。

    然而,一无先例,二无政策。

    “‘卖’国有林子,风险太大了。”桃山的群众都劝林业局的干部。而干部们却偏偏要拎着乌纱帽来干这件事。他们做了思想准备,宁肯丢官……先拿出了50公顷造林失败地,也就是年年种树不见树的林地,分成了八块卖给了14户人家,结果都当年见绿,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5%。他们把这叫活立木流转。

    看到买林子的人家得了实惠,大伙也都攒足了劲,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林子。于是,桃山又拿出2000公顷商品林地,卖给了个人。

    这无疑是一声惊雷。

    有人劝林业局的党政领导:悠着点,慢慢来。也有人说:穷疯了咋地……党委书记姜维涛也有顾虑,但他说,顾不得了,山秃了,人穷了,我们当官儿还有什么用,不能怪老百姓直嚷嚷:不给职工开支的领导谁都能干。

    眼下,桃山林业局准备拿出全部3.5万公顷的商品林“卖”给个人。这是全局林子的四分之一。喝彩声声国有商品林“卖”了,桃山人算了几笔账。

    好处一:国家增税。按现行的农林特产税计算,25年间,仅凭流转的3.5万公顷商品林,国家就可得税收1.58亿元,是建局43年来林业局所有林地上缴利税的2倍。

    好处二:企业活了。靠收取林地有偿使用费和管理费,25年里,企业可收入1.8亿元。

    好处三:职工富了。这些商品林25年间的总产值减去国家和企业的收益,职工收入可达28个亿。

    眼前的好处更是明显,到目前为止,已卖出了2061公顷林子,流转收入金额为1047万元。如果3.5万都实现流转的话,那又是一笔怎样的财富?

    这一改引来喝彩声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商品,一时间,桃山成了备受瞩目的地方。

    林业系统的考察团来了,研究林业问题的专家学者来了,社会上要买树的人也来了。

    这事还惊动了北京的一位高级领导,他批示:放手、大胆地进行林权制度改革,这没什么疑问。破解疑虑出售国有林,如同当年的小岗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也引来各方重重疑虑。

    疑虑一: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在国家拥有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林木流转了,资源置换了,“死”树变成了活钱,国家的腰包并没有空。

    疑虑二:林子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人家买树就是为了卖,卖就要卖好的,种树和护林自然就成了流转户自觉自愿的行动。桃东林场的左先勇投入了6.2万元流转了5公顷林木,林业局做冬季采伐规划时,告诉他可以出材79立方米,而他只出了58立方米,为啥?他觉得那棵棵茁壮的大树,砍了可惜。留着每年都能增值。

    疑虑三:桃山林业局富余人员本来就比比皆是,林木大量流转后,是不是更多的人没有活干了?事实上,随着参与流转的人多起来,桃山林区对护林人和种树人的需求也多了起来。

    郑春和汪鲜阳买下一座秃山后,立即动用3台大客车、请来80多位种树高手,当年使38公顷的秃岭见绿了。

    下岗职工乔学兰一人买山,全家就业,一家哥仨儿带着家属合力在造林失败地上种树。

    林业局八千多职工中现在只有一千余人在岗,预计3.5万公顷林木全部实现流转后,将有七千多人常年上岗。

    疑虑四:外地人投资买林子,种、管、护问题谁能解决?不用担心,森林托树所可以帮助身住外地林木主人代办一切管护种养责任,桃山林业局专门成立了非公有林经营服务公司,这里有专门的人才,专门的技术,还有专门的设施,为所有的流转户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服务,甚至包括树种的选择、病虫害防治等。

    徐长思买了33公顷林子,托树所帮他请来教授,为他规划出三个园区,其中一个园区叫红松种子园,引进了松塔嫁接技术,去年松树结出的塔比树本身的木材价值还要高。

    疑虑五:林业局运作出售商品林,会不会有腐败现象滋生?对流转的林木,林业局采取公开竞价的办法,谁有实力谁就买块好林子,职工群众心服口服。

    林地的产权属于国家,而林子的所有权归了个人,桃山局在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率先剥离了林地的所有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使林木的所有权、收益权、经营权由参与流转的个人支配,这无疑打破了林业局固有的经营定式。

    对此,外界没有评价,但老百姓自有质朴的语言:建局时的1800万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现在只剩下的508万,怎么说都不能再按老办法来管理林子了。

    桃山人把自己比做中国林区的小岗村人。他们正在尝试国有林区脱贫解困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