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电 今年,全省消费品市场呈现持续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7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4%,价格总水平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我省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零售额稳步增长,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零售总额月平均增速为12%,比上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二是地区间零售额增速差异较大,中心城市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哈、齐、牡、佳、大5个城市零售额为547.8亿元,占全省同期比重为76.2%,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84.1%,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个百分点;三是城市零售额稳步增长,农村市场零售额增幅较大;四是批发零售贸易业稳步增长,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据省商务厅分析,今年上半年消费品市场活跃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节日市场活跃,“假日经济”效应凸现。1月份时逢元旦、春节两大节日,节日气氛浓烈,居民消费持续升温。当月全省实现零售总额133亿元,为前5个月最高值。5月份,有“五一”黄金周的拉动,全省实现零售总额125亿元,为前5个月次高点,同比增长12.9%。
二是吃、穿、用销售全面增长,建筑及装饰材料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食品类销售同比增长39.4%,日用品类同比增长23.4%,服装类同比增长13.2%,建筑及装饰材料类同比增长3.4倍,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57.8%,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54.2%,汽车类同比增长39.0%。
三是从消费支出结构上看,食品、衣着支出下降,用品支出上升。用品支出占48.8%,比2003年末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和居住上费用支出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6.6%、16.2%和13.1%。
四是主要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略有缓解,粮油、棉花、能源、原材料等部分商品供应偏紧。从对2004年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市场供求排队分析显示看,23%的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77%的商品供过于求;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从主要商品分类排队结果看,工业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84.6%的商品供过于求;农副土特产品供求情况较好,65.9%的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农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趋好,54.5%的商品供求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