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双城“原野牧歌”正嘹亮
2004-11-08 14:40: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8日电 题:双城“原野牧歌”正嘹亮

    粮食增产不增收、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难题。而双城市却演绎了农业大市、畜牧大市、经济强市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畜牧业产值29.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1%,农民人均增收1804元,在我省率先实现了“主辅换位”。而这一切,都缘于双城的“原野牧歌”。优势转化定律

    粮食连年丰产,经济发展却止步不前。资源优势如何变为经济优势?关键在于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发不能仅限于自身,要借助外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困境中,双城思变,欲借“兵”突“围”。

    力排众议,双城果断引进雀巢公司。此举,首开哈尔滨“三资下乡”的先河。

    资本流动取决于环境、设施与服务,而能激活这些因素的,恰恰是政府。筹集发展奶牛业资金,修建道路设施,建立联系制度,企业所遇困难尽数化解。十几年间,企业迅速壮大。产品研发创新,生产规模不断升级,日加工能力由最初的160吨跃至2000吨。鲜奶市场,拉动奶牛生产规模迅疾发展。

    世界顶级技术、管理的对接,也为双城人打开了另一扇“窗”。双城唱响了“原野牧歌”———奶牛现有存栏数17.7万头,雄踞全国之首;仅出售鲜奶一项,全市日回收现金1800万元。

    大玉米、大奶牛、大乳品,转化定律让粮食生金。借助“雀巢”,打造资源品牌,双城参与到国内乃至世界的经济循环中去。

    “产业集群”效应凸现

    引资战略升级,双城欲借招商,做加工大文章。“大加工、大市场、大畜牧业、大农业”,寻求产业化发展的新定位。

    成功范例在前,合作者纷至沓来。新加坡旺旺、南京雨润等知名企业落户双城。机器轰响之处,肉、蛋、奶源源输出,与原粮销售相比,效益翻了三五倍。

    龙头企业合力拉动,畜牧业发展加速:年转化粮食14亿斤,粮、经、饲产业结构亦随之调整,6万农民赚足畜牧钱。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同时,专业化市场也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胜蛋禽批发市场汇集了信息流、商品流,日销鲜蛋800余吨,产品远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

    龙头企业加专业化市场,辐射力倍数释放,进而带动饲料、酿酒等八大相关产业,畜牧产业化格局初成。

    去年,双城财政收入5.4亿元。今年,可望实现6亿元。

    培育“内在增值”机制

    畜牧业市场波动大,是经济“晴雨表”。

    市场经济敏感的“神经”,让双城人顿悟:数量与质量并重,科技、管理催生产业升级,才能规避市场风险。

    审时度势,双城市委提出“畜牧攻略”:300个牧业小区相继兴建,引导标准化、产业化生产。饲料供给、安全保障等五大体系高效运转,科技、管理渗透到良种繁育、青贮饲养等多个环节,从而实现畜牧业发展的“内在增值”。

    跨越市场的“门槛”,双城畜牧业再度攀升。目前,蛋鸡1025万只,生猪52.7万头,肉牛20.6万头……年底,奶牛存栏数将突破19万头。

    畜牧业的强劲走势,也推动双城粮食生产“升温”:畜牧业转化盘活粮食;而后者,是畜牧业生产的原料“车间”。借势而跃,双城人要将粮食资源的优势做足。植根种植业、扩展养殖业、深化加工业,双城的发展战略正在彰显活力。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