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10年销粮12万吨 “贩粮王”不做一锤子买卖
2004-12-01 08:40: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电 题:10年销粮12万吨 “贩粮王”不做一锤子买卖

    曾几何时,“大苞米”就是肇州人的名片。

    作为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大庆市肇州县的耕地80%种苞米,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0万亩左右,总产50万吨。每到卖粮时节,粮库门前的车队排出几公里远,粮库仓满囤平,全是金灿灿的大苞米。

    然而,事易时迁,近年来,大苞米成了赔钱货,每年都有几十万吨憋在农民手里。到1992年,肇州的玉米价格竟跌到每公斤0.5元的低谷。肇州农民,由扬眉吐气变成唉声叹气。

    市场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一批农民“贩粮王”应运而生。陈玉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位“粮王”,是肇州县丰乐镇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太太。

    面对大苞米的卖难,脑筋活泛的农村老太陈玉兰开始琢磨“出手”了。托亲访友,“八杆子打不着的都给充分利用了”,陈玉兰开始到大连、湖南、四川、河南等地联系用粮客户。千辛万苦,她终于与大连的一个用粮客户达成了协议。这是陈老太太“称王”的第一单。签字画押后,她筹措几万元,领着老伴、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全家人一齐上阵,走屯串巷收购玉米。那一年,她家共收购玉米2千多吨,附近村屯农民家中剩余的玉米经她手一转,全都卖了出去。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说:“老陈太太可真能耐,愣把没人要的大苞米变成花花绿绿的钞票!”

    商海冲浪,陈玉兰靠的是诚信。一次,陈玉兰的一个亲属用四轮车从几十里地外把他家的玉米送来。在检质时,陈玉兰发现玉米质量不好,达不到收购标准,就对这位亲属说:“你这玉米质量差,咱不能收。”亲属不高兴地说:“我这几千斤粮食不算多,掺在大堆里也看不出来,能有多大事,你就收下吧。”她苦口婆心地对亲属讲,一锤子买卖咱不能做,这次你骗了人家,下次人家就不会再找你了。亲属只好耷拉脑袋把粮食拉了回去。

    时间一长,与陈玉兰合作的客户都知道她是个“讲究”人,对她格外信任。客户要粮,给她来个电话,说明数量、标准,人都不用来。如今,陈玉兰已在山东、河南、湖北、浙江、江苏等地有了十几个固定大客户,建立起了信息灵活、渠道稳定的销售网络。

    陈玉兰在收购粮食中,一不克扣农民,二不压质压价。附近村屯的农民都愿意把粮食卖给她,而她不管销路好坏,也都尽力帮农民们想办法,不仅要卖出去,还要卖上好价。陈玉兰收购粮食是在家中设点收购,但对个别没有车马运输工具的农民,只要求到她的头上,她都用自家车免费把粮食运回来。有时手头没钱的农民急等着用钱,送来几十斤粮食,她也收下。

    如今,陈玉兰走上贩粮之路已有10多年了。这期间,她帮助农民卖掉农副产品12万吨,年均销售1万多吨,使附近村屯的农民不再担心粮食会烂在家里,而且还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在往乡亲们兜里添钱的同时,陈玉兰自家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昔日的二间上房变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5间大砖房,她还购置了一台专门拉货的汽车,日子过得和县城人没啥区别。

    同陈玉兰一样,如今肇州县有100多名农民经纪人从事玉米经销。他们在农民和市场中间“穿针引线”,今年全县销出20万吨玉米,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