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28日电 经过长达两年的8次联合监测,中俄界河黑龙江的良好水质及支流松花江的治理情况最近得到俄罗斯专家肯定。此次监测,彻底扭转了俄方从前坚持的“松花江是黑龙江主要污染源”的说法。据悉,跨国联合监测界河在我国还是首次。
据了解,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十分关注中俄界河黑龙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问题。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黑龙江的污染已十分严重,并指责中国境内的黑龙江最大支流松花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污染源,造成松花江污染的原因主要是沿江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超标。为此,俄方多次向我国和黑龙江省提出界河污染方面的质疑。由于前几年中俄双方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较少,在谈及界河污染问题时,双方很难达成一致。
2002年2月,黑龙江省环保局主动派出代表团赴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就共同监测界河水质问题与俄方进行了对话,并同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犹太自治州签署了《中俄联合监测界河备忘录》,双方决定对界河的3个断面进行8次监测。我方由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俄方由远东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等共同承担监测任务。
在2002年至今年的联合监测证明:从松花江入黑龙江河口处的同江监测点开始,黑龙江的污染程度并未加重。松花江哈尔滨段文昌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沿扛污水截流工程等防治水污染的举措受到了俄方专家的赞许。
据近日刚从俄哈巴罗夫斯克市返哈的省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宋男哲介绍,《2005--2006年中俄联合保护界河流域备忘录》已经签署,双方将在自然保护区、森林、野生动物等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统一中俄水质评价标准的《黑龙江水功能保护总体目标》的制订目前也正在讨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