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4日电 2004年,黑龙江省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初,建设计划总投资116亿元,到目前为止,预计完成总投资120亿元,超计划4亿元;建设公路总里程10072公里,交工通车668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200公里。公路、水路运输保持了比上年增长的发展态势;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交通各项规费征收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交通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有效地保护了公路资产,保障了行车安全。
到了年底,正是农民走出家门采办年货的日子。过去,数九寒天只能在路边等车。而今天,整洁、漂亮的乡镇客运站和农村客运停靠点让农民们可以喝着茶水,聊着家常,交流着致富信息等车了。
通乡公路是国家“把致富路修到农民家门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黑龙江省从2002年启动,预计到2004年年底将投资77.4亿元,交工通车3000公里,可连通329个乡,139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约870万人,实现等级路面硬化的乡镇可达697个,占乡镇总数的62.1%。这些通乡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据统计,相关乡村农民平均就业率提高9%左右,入学率提高2%左右,农民年均增加收入约800余元。
针对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全省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1.3%,而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47.4%这一现状,我省将通乡公路建设定位为经济路、开发路、致富路,形成以物流促市场,以公路带产业的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日前,记者到伊春市采访了解到,2004年,该市新建并通车农村公路275公里,其中通县公路1条151公里,通乡通村公路22条124公里,受益人口58万,受益村屯和林业场所100多个,拉动全市经济发展一个百分点。因为通了公路,到城里卖菜、卖粮、卖水果的多了,开饭店、旅店、食杂店,买车搞运输的与日俱增。南岔区晨明镇到宝泉村11公里,原来没有路,运送生活用品和粮食夏天走汤旺河水路,冬天在结冰的汤旺河上运输,村民出行走铁道路基。通村公路修通后,村民们开始扣大棚,种蔬菜,养鱼,由过去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为多种经营,村民的收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