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老百姓永远是我笔下的主人公” 追记记者闫阿红
2005-01-13 22:27: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哈尔滨1月4日电

    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记者闫阿红在基层新闻工作岗位上热爱普通群众,即使在身患癌症晚期的情况下,仍然通过新闻报道为社会困难群体解决问题。病逝后,家人遵照遗嘱,将她的眼角膜捐赠给两名眼病患者,帮助他们看到了光明。

    闫阿红1993年从齐齐哈尔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成为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一名记者。在近十年的工作中,她采写的新闻稿件几乎每一篇都和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平民记者”。去年11月,她因患子宫内膜癌去世,年仅34岁。

    笔下的主人公总是老百姓

    在阿城市电视台,闫阿红先后在新闻部、专题部任记者。无论在哪个部门,她采写的稿件几乎只有一个主题: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很多市民提到闫阿红都竖起拇指:“阿红是我们百姓的好记者!”

    1998年,闫阿红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尔滨老人王子元甘愿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来到阿城收养了三个无家可归的儿童,自己的生活因此陷入窘境。她找到这位老人,与孩子们相处多日,采写了新闻稿《一个老汉和三个无家可归的儿童》。稿件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有关部门和各界积极帮助老人家解决困难,闫阿红自己也四处奔走,找朋友帮助老人维修了房子。王子元老人临终时嘱咐三个孩子:“你们要永远记住阿红姐,她是我们的恩人啊!”

    阿城二中的贫困学生赵红霞考上了大学,但她家生活困难,每月仅靠聋哑父亲200元的收入维持生活,根本无法负担上万元的学费。闫阿红立即实地采访,采写了《谁能圆孩子的求学梦》,并向社会呼吁“帮助这个寒门学子圆她的大学梦”。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赵红霞凑足了学费,踏上了求学之路。

    “她的笔下很少有‘应景’的东西,她更关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人劝她,你也是台里的‘大手’了,经常围围领导,给企业家做点访问,对你大有好处。但阿红说,我是个习惯从底层挖新闻的人。”同事刘爽说,“她每个月十几篇稿件中,大部分是反映普通人生活的,而且每一篇都很精彩。”

    闫阿红在“官场”的朋友不多,而普通的工人和农民她倒结交了不少。熟悉她的人说:“阿城扫大街的都是闫阿红的朋友!”在采写《为城市美容的人们》一稿中,闫阿红连续几天早起和清洁工人一起上班,拍摄他们的生活,呼唤人们增强社会公德,尊重别人的劳动;为反映城市掏粪工人的生活,她还曾到公共厕所里采访。

    作为单位唯一一名正规院校本科毕业生,闫阿红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从不间断学习,1996年,她自费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新闻业务。不断的积累,使她在单位成为业务骨干。同事刘爽说:“大家采写完稿件后读给她听,她说行基本就能通过,也有被她否定的,理由是稿子里套话、官话太多,离老百姓太远了。阿红说,只有多写老百姓的事,丰富自己的知识,作品才能被百姓接受!”

    任何时候都不自毁名誉

    “闫阿红一直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因为发稿量大,所以熟悉她、请她去采访的单位和企业不少,但她从来都以‘是否对社会进步有利’‘是否对群众有益’为标准决定去与不去。”阿城市广播电视剧副局长何凤香说,“她做记者的口碑是一流的。”

    有一年,闫阿红家的房子动迁。见别人都找关系选择好地点好楼层,她母亲说:“你是做记者的,认识人多,况且主管部门你又采访过,帮助家里找个条件好的楼区吧。”可闫阿红就是不答应,她还对母亲说:“我给人家写报道是工作的事情,动迁选楼房是咱们家的事情,不能混在一起。”“一直到最后,事情也没办。” 闫母擦着眼泪说,“亲戚都不理解呀,埋怨说:‘这记者让她当的,啥光儿也借不上!'阿红告诉亲戚:‘我最讨厌那些到采访单位吃吃喝喝,要这要那的记者,人家请我们去采访是对记者职业的信任,我们可不能自毁名誉啊!'”

    “阿红当记者从未拉过广告,更别提拿红包了。有一次下乡给农民写报道,老乡送给她几斤清洁米,她转送给了同事。”

    闫阿红的父亲强忍泪水说:“阿红去世后,我每次到大街上散步,总有人和我打招呼,还关切地说‘您要保重身体啊’。这些人我都不认识,后来才知道是阿红的采访对象。每逢这时我就觉得挺欣慰的,虽然阿红这些年过得很清苦,采写的反对封建迷信、客车抢客等报道得罪了不少人,但如今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她,我们知足了!”

    教育别人自己先要做得到

    2004年年初,在病床上的闫阿红仍不忘鼓励同室的病友与病魔作斗争。一位叫孙小霞的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痛不欲生,在医院大喊大叫。身体极其虚弱的闫阿红主动安慰她,开导她,鼓励她乐观地生活下去。天长日久,二人成了知心的朋友。孙小霞的家属感动地说:“这个记者没架子,心眼儿特别好。”

    一天,电视播放的一个捐赠眼角膜的消息,让闫阿红很受启发。她告诉家人:“中国那么多盲人因为缺少角膜看不到光明,我要把自己的角膜捐出去。”闫阿红母亲说:“起初家人不同意,但阿红说:‘我是学政治的,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在作品中我告诉群众反对封建迷信,现在我要以实际行动再次交上这篇稿件。我把我的眼睛捐给看不到光明的人,让他们看到祖国美好的河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写过那么多稿件是为了教育别人,而我首先要自己做得到!’”在她的坚持下,家人在收到病危通知书后立即与黑龙江眼库签订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协议书》。

    2004年11月12日凌晨5时12分,闫阿红停止了呼吸。7时15分,黑龙江省眼库的医生摘下了她的两片眼角膜。17时10分,一位老年白内障患者和一位高度近视的大学生移植了闫阿红的角膜,如今已经看到了光明。

    在阿城市,闫阿红采写的老百姓的故事赢得了群众的心。她生病期间和去世以后,很多电视观众打电话到她的单位,为她捐款,询问病情,有的还主动提出帮助照顾老人。

    同事徐曼雷深情地说:“阿红曾告诉我们,作品永远要有‘平民视角’。这促使我们对职业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做记者的应该永远以百姓为新闻的中心!”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