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冰雪经济系列谈
2005-01-12 11:06:11 来源:东北网-黑龙经济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2日电 题: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冰雪经济系列谈

    长期以来,冰雪只是衬托哈尔滨这朵北国奇葩的一片绿叶。说起这座城市的经济亮点,人们或是以老工业基地而自豪,或是以作为中国大粮仓而骄傲。

    

    经济与冰雪之间,似乎缺少内在的联系。然而,哈尔滨人独具匠心,挑战冰雪,亲和自然,点冰成金,点雪成金,化冰雪为神奇,从1963年创立第一届冰灯旅游团会至今已有41年的历史,每年一届的国际冰雪节已成功举办了20届。哈尔滨人将聪明和智慧倾注到冰雪这上天的赐予中,创造出璀璨夺目的冰雪文化。它不断积淀着的深厚文化底蕴蓄势待发。最终,在哈尔滨重新开掘冰雪内涵的今天,这根以冰雪艺术为龙头,由冰雪旅游、冰雪商贸等编织的“银链”,牵引冰雪经济浮出水面。

    

    专家这样解释冰雪经济这个全新概念:它涵盖源于冰雪活动的第三产业、为冰雪旅游服务的经济生产活动及为经济服务的冰雪活动。这巨大的自然财富构成了城市的冰雪产业优势,为发展城市旅游业、对外开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给我们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而火热的冰雪经济还会将“猫冬”的北方农民赶下炕头,变农业人口半年闲为全年有效使用。最终,形成以冰雪为“轴心”,旅游、商贸多路跟进的系统工程,形成对全市经济有重要拉动作用的产业体系。

    

    据省旅游部门统计显示,冰雪产业一天能给我省带来超亿元的收入。冰雪产业与相关行业的收益比为1:4:3。正是看好了冰雪资源富集的巨大效能,第21届国际冰雪节的哈尔滨从年年相似的冰雪之中挖掘出了新的内涵和突破。从形式、内容、运作方式上有了创新,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使冰雪节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花样的繁新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也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以冰雪大世界为例,从一开始就有企业参与投资与经营,投资额每年均超过千万元。正因为有了企业注入的上千万元的投资和可能伴随的风险,冰雪大世界才能在创新设计、品牌包装和特色经营上不断推陈出新、遥遥领先。冰雪节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代表哈尔滨冰雪艺术的冰灯游园会和雪雕游园会年年赚钱,仅冰灯游园会每年就盈利几百万元。冰雪节经贸洽谈会自1986年创办至今,已取得了累计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成果。冰雪旅游更为冰雪节注入了活力,每年冰雪节期间外地来哈的游客都不少于30万人次,冰雪旅游已成为中国特色旅游的一条热线。随着冰雪节的开幕,哈尔滨再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包机已陆续抵达哈太平国际机场。本届冰雪节期间到哈包机将超过60架次,可比上届增长1倍以。

    

    是什么使哈尔滨宾客盈门呢?哈尔滨冰雪旅游靠的是自己手里的“名牌”。1998年12月5日,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幕。首届滑雪节创立了三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滑雪节、第一个滑雪俱乐部、第一个滑雪旅游专业委员会。2000年,随着进入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世界最大的冰雪旅游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出现在千里冰封的松花江上,无论是投资额、占地面积,还是各冰雪景观的单体体积,冰雪大世界都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成为哈尔滨展示冰雪文化的一大标志。如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雪雕艺术博览会以其宏大的规模、精良的制作和独特的风格,与日本札幌雪节、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令节并列世界四大冰雪节庆活动,所以能吸引中外游客,形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

    

    哈尔滨借冰雪优势再上招商阶梯,在第21届冰洽会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包括外商投资和国内经济合作项目在内的22个项目成功签约,内外资签约总额折合人民币近100亿元。据了解,此次共签约外商投资项目10项,协议外资额1.37亿美元;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2项,投资总额84.89亿元。其中大项目包括,省电力开发公司与松北区签订的建设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额42.7亿元;道外区与福建东升石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设滨江大市场项目,总投资10亿元;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北京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等三方合作的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项目,总投资3亿元;北京志诚实业有限公司参与哈轻工化学总厂改制项目等。

    

    专家称,今冬的冰雪节在规模上、档次上又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哈尔滨要把握住利润最丰厚的高端游、精品游、深度游,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这也是哈尔滨冰雪游再一次提档次升级的一个机遇。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