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3日电 题:市场化运作带来双赢——冰雪经济系列谈
“冰雪是资源,寒冷是优势。”选择冰雪作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冰雪,是大自然赐予哈尔滨的一份厚礼,到了冬季,哈尔滨可以说是冰的世界,雪的海洋。而我们真正地把冰雪视若珍宝,应该是从有了冰雪节的那一天算起。在那之前,冰天雪地可能只被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障碍,而勤劳智慧的哈尔滨人却将劣势化为优势,让冰与雪这份资源,成为活跃市民生活、远播城市名声、发展城市经济的一张王牌。
独特的冰雪文化不仅为哈尔滨人带来了欢乐与幸福,更为海内外的宾朋提供了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的好去处。这里是人间仙境,这里是童话的世界。尽管论名胜比不过北京西安,论风景比不过苏州杭州,论人造景观比不过上海深圳,然而大自然赋予哈尔滨的冰雪优势却独一无二。寒冷的冰雪,终于在哈尔滨人火一般的创造中化平凡为神奇,成为拉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从原来的“政府搭台,自己唱戏”,到现在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由于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良性循环,哈尔滨的“冰雪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仅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收入就比10年前增加了130倍。近几日,哈尔滨市的许多交通干道旁竖起了座座广告冰灯,这些冰灯不仅是观赏的工具,更是商家的必争之地。在珠江路上,细心的人们发现,今年的冰灯与往年不同,它们有了自己的主人——“哈轴集团”。据知情人士介绍,往年广告冰灯最常见是在哈市的道里区和南岗区,如中央大街上的广告冰灯,现在这种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区市所借鉴,人们随处可见这种形式的冰灯,它们已成为吸引游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香坊区的“广告+冰灯”得到企事业单位代表的一致赞赏。冰灯广告是“社会参与,企业化运营”的成功范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筹办“冰雪节”活动的经费问题。首次参加路边“广告冰灯”投资的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的人士认为,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强企业知名度,还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实际资金问题,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从1985年首届冰雪节创办至今,冰雪节已成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地方性文化节日。从最初的冰灯游园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的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五大板块格局,冰雪节正日渐走向成熟。
不甘蛰伏于严寒的哈尔滨人已不知不觉地将这个节日当成了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迷恋于那份热闹的同时也早已喜悦地尝到了与之相随的诸多甜头。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被普遍认同的今天,作为冰雪节重头戏的经贸洽谈活动使冰雪节的内涵与使命得到了增强。13日开幕的第16届冰雪经贸洽谈会虽刚刚亮相,但从展区中展位爆满的场面、1300余户客商踊跃洽谈的情形中就可以看出冰雪经贸红火的态势。
大投入带来了大轰动。百万市民涌向江畔,通往景区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事后有人计算,中央大街上每平方米至少挤着6个人,那种壮观的场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无法相信,在严寒的冬夜,哈尔滨人会爆发出了如此空前高涨的热情。无法想像,如果没有冰雪节,哈尔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将是怎样的清冷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