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哈尔滨国际商务论坛”,两天,三尺讲坛,为哈尔滨架起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
国内政要、名商巨贾、业界精英踏雪而来,在论坛上共谋发展。世界的瞩目之下,哈尔滨的对外开放战略开始升级,步入新境界。
瞩目背后多机遇
名商巨贾的目光,往往就是资本兴趣的指向。
当美国A-B公司总裁帕特里克·斯托克飞抵冰城向嘉宾作“哈尔滨是全球最富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的推介时,当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副总裁弗兰克在讲坛上纵论外资进入的决定条件时,人们有理由相信:哈尔滨正在引起世界跨国公司的瞩目。
德国宝马公司亚太地区总经理和飞利浦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高层人士,成了哈尔滨酒店的常住客人;三菱、三井、柯达、阿尔卡特等国外知名企业也在哈尔滨设立了常驻机构……不难想象,瞩目的背后机遇多、商机多。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来自市经济合作促进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哈尔滨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8项;合同外资金额89303万美元,同比增长176.7%;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9项,占新批合同外资额的94.7%——注意力,拉着哈尔滨的利用外资一路快跑;招大商、引大资,对外开放战略在瞩目中升级。
承接国际资本提速
与国际名商巨贾进行实质性的“牵手”,哈尔滨就必须适应并满足其“利益最大化”、“全球产业布局”及“地区综合适应能力”的经营需求。
哈尔滨以雄厚的工业基础抢抓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135亿元的国家开发银行授信额度让哈尔滨的经济“含金量”陡增。快捷便利的对俄贸易通道,让世界各国的“经济列车”都想在这里建立“站台”,大力“提速”。譬如韩国,赴俄走海运要30天,而走经过哈市的中国对俄通道仅用半个月。以哈尔滨为圆心,黑河、辽北、吉林、内蒙古东部、俄罗斯已划出一个“贸易经济圈”。这些无疑给国际上的产业巨头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哈尔滨是适合他们投资兴业的沃土。
项目生成机制市场化,使我市的经济活力不断显现。我市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承接国际资本奠定了基础。文明、平安、诚信的哈尔滨吸引来的战略投资者越来越多,投资企业的实力也越来越强。来参加论坛的世界500强企业有这样的共识:哈市拥有与跨国公司对接的雄厚资产和资本。
对大项目投资进行前期服务,分析了解投资者的需求,帮助开拓市场,搞资源性调查……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服务举措,为我市与外商的经济交流打造了广阔的平台。
登高而招见者远
国际商界精英在论坛上刮起的“头脑风暴”,引领哈尔滨决策者和企业领导者的招商引资观再登新台阶。观念的“登高”,将引领哈尔滨招商引资步入高速路。
招商,知其所求,投其所好。这次论坛上,无论是世界银行专家,还是美国商会代表都向地方政府表明了一种态度:跨国公司要的是投资的保险性、投资的回报率和利益的持久性。地方政府单方认为的低廉税收、便宜土地等优惠,不是吸引外资的最大魅力;简化的外商直接投资法规、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优良的运输系统、统一的法律实施体系等一个城市软硬综合条件,才是吸引外商进入的第一束鲜花。论坛上这种高端的思想交流,让政府的招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引资,强健自身,在博弈中复兴。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孱弱企业,这些企业的复兴,需要新的血液。论坛上国际知名跨国公司领军人物对未来合作伙伴的需求表明,只有企业自身强壮后,才能在与巨头的博弈过程中复兴。参加论坛的哈尔滨企业界人士认为:迎接跨国公司的投资青睐,哈尔滨的企业必须打造优良的管理团队、高效的劳动力、良好的品牌、先进的技术、健康的公司制度及国内完备的行销网络。
人们有理由相信,补己不足后,哈尔滨企业必定会以内外全新的姿态,接受国际战略投资者的考验。哈尔滨的对外开放,也必定由此跃上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