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月20日电近日,观察哈站涌动的“民工潮”,记者发现,今年回家的务工农民笑容多了。
在哈站第二候车室,来自江苏沛县的郭成文,正兴致勃勃地和同伴们唠家常。他告诉记者,去年9月他第一次来哈尔滨在一个工地上做架子工,他们一起来了10多个老乡,干了几个月,一算账每人可挣3000多元钱,年初一分不少地都拿到了手。“不怕领不到工资,现在全社会都在帮农民工讨工资,谁也不敢拖欠!”郭成文很有信心地说。
刚到候车室安顿好行李的10多个四川小伙子,一坐下来便兴奋地谈论起回家后的打算。一姓赵的小伙子说,他们都在哈开发区一处建筑工地打工,工资年底前就领到了,大家都忙着往家奔。小赵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河南来的油漆匠小夏在候车厅内颇有些自豪地指着自己一身休闲服对记者说,“今年挣着钱了,可以干净利索地衣锦还乡了。”他还从口袋中取出一张银行卡说:“现在我们也是‘持卡族’,每月的工资直接存入银行卡,直接拿回家,安全。”同行的老乡小刘说:“回家总要带点东西,过去就带大肥肉,今年我买了哈尔滨的特产大列巴、红肠,回家孝敬父母。”
安徽的王小虎提起回家有点矛盾。他说:“今年哈尔滨家装活儿特多,本来不打算回家,可老人催,没办法,争取正月十五前就赶回来。”在哈开理发店的湖北人王丽萍却一点不担心:“爱人早就过来和我一起开店了。为了不耽误春节的生意,我们先回去把老人接过来,让他们在这里过个团圆年。”
河南来的油漆匠小夏讲:“听说哈尔滨活儿多、好挣钱,现在老家的亲戚朋友都说过完年和我一起来哈尔滨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