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抽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节日热销产品七成以上合格
2005-02-01 17:40: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日电(记者 雷蕾)今天,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了该局日前进行的白酒、大米、酱油、肉灌制品等13类节日热销产品专项监督抽查情况。抽查结果显示,产品合格率达到七成以上。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组织开展了白酒、果酒、大米、酱油、食醋、肉灌制品、煤炭、烟花爆竹、饮料、关头、小麦粉、速冻面米食品、保暖内衣等13类重点产品931批次的专项监督抽查工作。首批依法确认监督抽查结果并向社会公布的为8类产品417批次。其中:白酒82批次,合格63批次,合格率76.8%;果酒40批次,合格28批次,合格率70%;大米43批次,合格37批次,合格率86%;酱油39批次,合格32批次,合格率82.1%;食醋41批次,合格33批次,合格率80.5%;肉灌制品20批次,合格20批次,合格率100%;煤炭92批次,热值50000大卡/千克以上34批次,50000大卡/千克以下58批次;烟花爆竹60批次,合格43批次, 合格率71.7%。其余饮料、罐头、小麦粉、速冻为面食品、保暖内衣等5类产品514批次的抽查结果正在依法确认之中,待确认完成后再另行向社会公布。
  
  据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马波介绍,这次抽查的产品合格率普遍有所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这13类产品中,大型企业、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抽查统计结果表明:上述已确认的8类产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问题。白酒:存在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超标和不标明等级、香型、生产日期等问题;果酒:高档产品质量较好,中低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酒精度、总糖、滴定酸不合格问题;大米:总体质量较好,个别存在水分超标问题;酱油:质量相对比较稳定,个别存在氨基酸态氮不达标、标签不规范问题;食醋:少数产品存在菌落总数超标、总酸不达标和标签不规范问题;肉灌制品:经过近几年的专项整治,产品质量普遍提高,但还存在营养指标偏低现象;煤炭:国有企业好于私营企业、经销煤炭好于供暖煤炭,整体来看,煤炭质量仍然偏低;烟花爆竹:个别产品仍然存在使用违禁药物、装药量超标和引燃时间不达标等问题。
  
  本次监督抽查反应出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淡漠,超限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盲目追求利润,无视消费群体的利益。二是有些生产企业标准意识不强,不能按照标准组织生产,质量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还存在故意制假和售假行为。三是有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存在一些小型食品加工厂,其卫生环境条件差、不具备标准要求的生产条件及技术条件。四是部分企业的生产者、管理者缺乏食品生产的专业知识,素质低下,客观上造成企业不规范生产的行为。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