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5日电 春节临近,海货市场上的一些黑心商贩为牟利,违法“加工”海鲜和水发食品。
几天前,张先生在农贸市场买了8条刀鱼,回家刮鱼鳞刮下的东西呈粘膏状,放入水中溶解很慢,鱼吃起来还有一股难闻的柴油味。他找到卖鱼人,回答是:“我没做任何处理,上的货就这样。”卖鱼人解释说,鱼曾被用柴油喂养过,因为山东的一些鱼贩经常在养鱼的水里加一些柴油,这样能延长鱼的寿命,还能增加鱼的体重。还有的鱼贩在鱼身上刷银粉之类的油漆,使经过冰冻的刀鱼鱼鳞有银光如同新鲜活刀鱼一样。
1日,记者在一处海鲜市场问一个卖鲜虾的商贩:“这虾新鲜的吗?”商贩说:“你看这颜色多好,眼睛多亮,不鲜不要钱。”另一个卖冻虾的商贩小声说:“那种鲜虾颜色亮,是经过福尔马林浸泡,还是买冻虾吧。”这个女商贩小声告诉记者,鲜虾放时间长了就会变暗变黑,所以一些商贩把卖剩的虾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虾的颜色好、色泽亮、不掉头,看着“新鲜”。但虾肉发死,口感不好,还有一种怪味。她还告诉记者,买回鲜虾洗的水发黑,就是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标志。另外除鲜虾,有些虾仁和鱼也是这样“加工”的。
据了解,甲醛在医学上称为“福尔马林”,是一种化学溶剂,水发产品市场上的不法商贩常用甲醛等工业原料泡发食品。被甲醛等工业原料泡发的食品看上去新鲜光亮,能长时间存放不变质。鱿鱼用火碱发泡之后,能增加三倍重量。一些饭店用的海参、蹄筋及牛百叶等是用火碱“发”的。
有关人士说明,福尔马林是一种可以使人慢性中毒的防腐剂,大量或经常食用被福尔马林浸泡的海产品,会损伤人体的肝脏诱发癌变,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和使用福尔马林。鉴别含甲醛水发食品先看颜色,如食品超过应有白色且体积肥大,就可能是甲醛水发。如闻着有刺激性异味,手捏易碎,也是用甲醛浸过的。如果误食含甲醛食品,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饮用300毫升清水或者牛奶,减少胃的吸收,然后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