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21日电 记者在“两会”采访中注意到,“在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百姓生活带来的不便影响”已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负责人高迎祥介绍,为最大限度减少今年城建重点工程对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影响,市建委将采取七大强化措施:
——做好规划设计,加强项目管理。按照“解决市民最急需问题的项目先行”的原则,对交通、供水、供热等城建重点项目统一排队,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顺序。
——制定投标“硬杠”,从严规范企业。今年要将文明施工考核作为企业参与投标的硬性条件,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施工组织协调,严控建设工期。施工单位要提早摸清掌握地上地下现状,加强现场施工组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按期竣工。路桥重点工程和三大管线改造指挥部要发挥职能作用,对现场出现的难点问题加大协调力度,重点解决。
——努力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城建重点工程施工企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现场遮挡维护,对大型机械设备采取防噪、降噪措施,严禁物料占用公共场地、人行通道和残土拉运车辆沿街撒落现象。对门前施工影响居民区和公企单位出行问题,要及时搭设临时通道,设置夜间照明警示,尽量减少不便。
——建立并执行城建重点工程公示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提前将重点工程开工信息、具体施工路线和工期向社会公布。
——发挥监理职能,加强监督检查。参与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各监理企业,实施全过程跟踪参与。
——经济行政手段并重,严惩违规企业。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