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5日电 24日,历时3天的中国企业家亚布力年会结束。在闭幕论坛上,举行了关于“中国——俄罗斯的新契机”的讨论,哈尔滨市在俄罗斯经商多年的企业家介绍了俄罗斯市场的情况。国际著名猎头公司——光辉国际,公布了其经过数月调查研究后,关于中国CEO劝领导力风格的调查结果。这一结论公布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企业家当场表示了不同意见。
光辉国际在中国收集了600个CEO样本,这些企业领导人以男性为主,总裁、CEO的人数占60%至70%,部分来自民营、国有企业,平均年龄37岁,教育程度很高。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企业家风格的四种模式。光辉国际负责人表示,事实上,企业家除了受体制的影响外,更多的还是受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家喜欢当“孔子”,不喜欢当“苏格拉底”,当下属和他讨论时,西方更喜欢一起讨论而由下属拿出解决方案,而很多中国企业家总是愿意把一个确定的答案告诉下属。
一是任务行动型。只需要很少的信息,在团队指导方面偏于指令性,任务导向十分严重,激励团队的时候,方法非常简单,好了就给发奖金。做不好的,则扫地出门;二是社交灵活性,需要信息量很少,但是会拿出很多方案,在团队中表现得非常开放,比较不正式,外向,富有幽默感;三是智慧综合型。对信息的需求贪婪无止境,喜欢逻辑推理,需要大量信息才能作出决定,在团队范围内表现得非常严肃,有极强的支配性,穿衣服也很有特点,缺少变化;四是参与创造型。对信息需求量很大,拿出的方案不是一个,而是多重。愿意探索,总是比较A和B相比有什么好处,B和C相比有什么好处,让很多人参加到决策过程中。
在将中国企业家和西方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对比后,光辉国际认为,西方CEO在团队面前的角色风格,更接近于社交型和参与型,中国的CEO任务型和智慧型很高。不在团队面前的时候,中西方却几乎一样。中西企业的领导人在本色风格方面表现出相当的一致,然而在角色风格土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亚洲其他因家企业领导人的风格与西方相类似,而与中国企业领导人有非常大的差异。
对此,有企业家提出,中方的制度对管理者的制约条件远远大于西方的环境,比如说国有企业官员任命可能只是短期行为,所以任务导向更为强烈,用制度来阐述中西企业家的区别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