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身怀一技闯四方 绥棱两万农民工端上“技能”饭碗
2005-03-02 09:37: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宫羽生 张益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绥化3月2日电 绥化市绥棱县在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中,注重培养劳务人员的技能,输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使劳务输出人员由原来单一的靠体力谋生向靠技能、智能择业转变。目前这个县劳动力的“技能型”输出占到了输出劳动力总数的50%。

  为使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更有针对性,去年绥棱县把原农技校、农机校、农广校、技工学校等九所职业培训学校进行整合,成立了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并针对民工市场的需求开设了电动缝纫、家政服务、汽车驾驶、保安等“热门专业”。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同时,这个县的农委、社会劳动保障局等部门还积极组织人员对省内外的劳务大市场进行考察,把用工信息及时的反馈到学校,使每批毕业的学员都能及时的走上岗位。

  后头乡十五井村妇女王玲经过培训后,到哈市家政服务中心应聘,不到一年,出色的王玲就得到了中心的认可,如今王玲已是服务中心的星级服务员,薪水也由原来的每月1200元提到每月1500元。

  仅去年绥棱职业技术学校有近3000名党员走上了不同岗位,占培训人数的87%。

  去年6月份,上集镇对劳务市场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大连劳务市场缺少缝纫女工的情况后,镇里投资20万元建成了一所缝纫基地。镇里还专门从县职业教育中心聘请了高级教师担任教员,定期开班对全镇35岁以下的女工进行免费培训,每期学员学习时间为20天,学习期满后,优秀者将被镇里输送到大连、青岛、天津等地。

  上集镇稻香村村民李月,在基地培训后于去年8月份到天津服装厂打工,如今每月的收入少说也能达到1000元。

  通过培训技能,绥棱县的劳务输出人员不再单单是体能型输出,目前这个县输出的4万多劳动力中有近2万人是靠技术、凭智能在外打工。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