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4日电 2005年,黑龙江省将通过扶持、壮大骨干企业,抓好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小企业创业,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六大基地”建设和国企改革,培育特色鲜明、带动示范作用突出的产业集群等一系列举措,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重装上阵”。
据记者了解,黑龙江省将选择100户左右有一定规模、较高科技含量、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地方经济有较大牵动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信息直通车,重点推进,跟踪服务,促其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继续抓好哈尔滨、牡丹江两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培育创业主体为重点,以创业基地为载体,以创造新岗位为目标,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充分发挥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在安置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民营科技企业队伍也将得到进一步壮大。黑龙江省将争取各级各类扶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性资金向非公有制经济倾斜,为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各类外经贸洽谈活动创造条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开拓俄罗斯市场,搭建国内发达地区与俄罗斯之间经贸合作的桥梁。
在落实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黑龙江提出建设重大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食品工业、“北药”生产、森工和东北地区煤电产业六大基地,发挥省内资源及区域优势潜能,全面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黑龙江省将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六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老工业基地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搞好配套项目的对接;落实好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有关政策,搭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平台。
结合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总体布局,黑龙江省还将重新修订省级中小企业园区发展规划,引导企业相对集中布局,鼓励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大户向园区集中,争取在土地开发利用、各项资金投放、信息网络建设和政策法律服务等方面对进区企业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