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7日电 加快老工业基地建设,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姚建亭委员热切关注的话题。
主辅分离
国家八部委联合签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解决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解除了从事辅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但财税2002 208号文件规定,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为2005年12月31日。
以老工业基地城市哈尔滨为例,姚建亭说,哈市国有企业数量比较集中,预计2~3年可以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任务艰巨,到目前为止,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任务仅完成了37%;分离国有企业生产与生活的供电、供水、供暖的难度大;国有企业改革所需资金来源匮乏,国家虽然出台了有关企业偿还内债政策,但变现资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弱,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哈市在当前企业改制比较集中的情况下,一时难以支付需要地方担负的成本。
据了解,东北各大城市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普遍感到时间短,难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改革任务。为此,姚建亭建议有关部门,考虑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在原规定基础上延长2~3年。
企办校分离
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分离国有企业办学校工作在部分关键问题上得到了突破,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我省在分离国企办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
仍以哈尔滨市为例,姚建亭说,哈市国有企业比重高,企业办学校数量多,分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差,需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改造;移交政策不统一,有的企业在移交时,将编制内和编制外的教职工全部交给地方,有的仅交编制内的人员;铁路系统的学校在移交过渡期以后经费无法落实;政策与法规有相抵触之处;地方财政严重不足,难以承担分离企办校所需资金。
姚建亭建议,中央在制定转移支付补贴标准时,充分考虑我省的经济困难,以及解决企办校教学条件差的问题,确定符合实际的专项补贴。
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分离
国有企业的生产作业区与职工生活区往往是一套供水系统,一个供电网络,一座锅炉供暖,并缺乏必要的计量手段,企业对家属的收费有些是象征性的。姚建亭说,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企业生产与职工生活方面划清界限。他建议尽快制定支持分离国有企业公共性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政策,确立先改造后分离的工作思路。
姚建亭说,近些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对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出现了线路老化、管网泄漏等问题,跑、冒、滴、漏时有发生。建议对企业供电、供水、供暖、排污等基础设施组织全面系统的评估,对欠账严重的设施在技术改造后再履行移交手续。
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要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姚建亭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核定转移支付资金,切忌采取“钓鱼”策略,保证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