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代表:让“大粮仓”打出更多更好的粮
2005-03-07 18:03:5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宜军 杜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中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这是去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黑龙江省提出的殷切希望。一年来,黑龙江省全面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本次人代会上,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在满怀喜悦的同时,提出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大粮仓”打出更多更好的粮。

  “黑龙江省2004年实现粮食总产627亿斤,其中增产125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10元,比上年增长20%,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13个百分点还多!”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树清代表兴奋地说。

  王树清代表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不强,对我们齐齐哈尔市而言,生态性矛盾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里是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的东端,风沙大,降雨少,十年九春旱,水利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所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强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宏观调控。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代表说:“粮食产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也构建不了和谐社会。”他说,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仍不断减少,下一步粮食增产的困难很大。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年计划投入四五亿元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利用几年时间建设24个灌区,新增400万亩,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性保险,同时不断推进品种改良,提高单产,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绥化市市长于莎燕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把“三农”问题列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大粮仓”,应该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抓住机遇,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牵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当前农村的大好形势。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