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8日电 能否做大林产工业?许多圈中人说:“难。”
能否让林产工业有一个大发展?一些业内人士更是无可奈何地说:“难上加难。”
然而,大海林林业局的林产工业,让我们眼前一亮。
在这里,每一个林工厂家,都是机器飞转、紧张忙碌的场面。
生机,来自于大海林林业局对林产工业企业的改制。目前,全局14家林产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民营。局每年收取租金。还有37家民有民营的林产工业企业也得到了林业局的各种优惠政策与扶持。
昌德木业公司,是租赁原来局木制品一厂而改制组建的企业。这个原来投入1200多万元的工厂,租赁前一直就没有挣到什么钱。国有民营后,昌德木业公司先后投入90多万元,上马了旋切、热压等设备,很快使工厂运转了起来。到现在,公司一天也没停产过。
它的成功在于对细节的把握,为了解决生产中夏季原木存储变质降等问题,经理崔云成组织人员在河边挖了一个四米多深的大水池,用流水浸泡了近1300立方米原木,解决了原木存储变质降等问题。
利用原红岩人造板厂锯材车间空地组建起来的腾达炭业公司,成立之初,几万平方米的院内只有一栋不大的房子,公司投入40万元很快建起了20孔炭窖、库房,利用没人用的枝丫等伐区剩余物生产木炭,产品全部出口日本。
全局一年产生的3万立方米枝丫,它能消耗五分之一,常年用工40人。职工月工资700多元。公司年纯利10多万元。
佳源木制品公司样品展览室内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产品,简直就是一个品种齐全的日用品商店。木材首饰盒、铅笔盒、蒸笼、海胆托儿、木舟、比萨刀等产品惹人喜爱,令人爱不释手,他们生产的7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产品,全部直接或间接出口,三年共创造利润900多万元。
最近,经理邓驰从牡丹江聘请了一个本科大学生当翻译,月基本工资1500元。比公司办公室其他员工高出500元。
大海林林业局林产工业企业的“老总”们已经不再把眼睛只盯在眼前和国内,它们有着更远的目标、更大的抱负,要抢占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改制,真正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强了工厂的活力。改制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由改制前的454.28元,增加到改制后的549.6元。各厂家都在努力寻求各自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