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对俄经贸:“生机”背后话“升级”
2005-03-08 10:43:4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经济日报   作者:常滨毓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8日电题:对俄经贸:“生机”背后话“升级”

    常滨毓

  对俄经贸的“桥头堡”,这是我们曾经对自己地缘优势的描述。在经过了边贸这么多年来的沉浮起落之后,在经历了很多的反思和漫长的等待之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当我们重新面对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新机遇的时候,我们该更多了一些冷静和智慧。至少我们知道,只做“桥头堡”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机”又至之后,我们还需要加速“升级”。

  这几年,曾经一度萧条的我省各对俄口岸又日益红火了起来,重现勃勃生机。

  在中俄两国全面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并规划双方经贸发展新目标的契机下,反应敏锐的南北商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北疆。

  去年我省对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实现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3%,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近1/5,是我国对俄经贸第一大省,俄罗斯已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黑龙江省在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言而喻。

  全国人大代表、省长张左己说,由于具有地缘、人才、公共关系等优势,黑龙江对俄贸易额连年增长,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开始起步,科技合作提档升级,互市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双方经贸科技合作正面临大好机遇,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黑龙江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条件已经成熟。

  当然,我们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不容否认的是,当年边贸由热而冷除了政策因素外,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不合格的商品影响了我们的信誉。那么今天,除了我们要认真地吸取教训,强化诚信观念和质量意识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多数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地方产品少,贸易对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是我们的“软肋”。我们还是更多的在当“二传手”,当“过路财神”。

  张左己说,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首先要在合作理念上升级,就是牢固树立“互信双赢”理念,与俄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贸科技合作关系;其次是在主体培育上升级,努力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主体;三是在合作方向上升级,实现由单纯边境贸易向开拓俄罗斯腹地市场、融入贸易主渠道转变,由单纯贸易向贸易、加工、投资相结合转变;四是在奋斗目标上升级,力争短期内在对俄进出口总额、对俄投资、对俄工程承包和输出劳务等方面均有大幅增长。

  如何推动我省对俄经贸的战略升级?张左己说,在工作措施上,要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即力争在对俄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从工作指导上,要加大“四个工作力度”,即加大培育和做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主体的工作力度,加大市场开拓的工作力度,加大大通道和互市贸易区建设的工作力度,扩大招商引资,加大与海外及兄弟省市共同开发俄市场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内资和外资参与其中,保证战略升级目标的如期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委书记马晓林说,牡丹江地区对俄贸易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发展势头十分喜人。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实现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首先是提高口岸吞吐能力,构建服务全国的对俄贸易“大通道”。不断提高客货运输能力,让“大通道”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桥梁。加快牡丹江光彩大市场、中俄双合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扩建工程建设,引进“三检”入场,扩大对俄直通货运。加快“绥———波”互市贸易区和“东波”互市贸易区建设,推进哈巴罗夫斯克亚洲商贸城等境外市场的建设进度,构建市区、口岸和境外市场内外呼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绿色通道”。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同时为国内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搭建平台。加快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穆棱、海林5个对俄进出口工业园区建设,加速培育服装、鞋帽、家电、建材、食品、家具等6大类对俄进出口产业群。以俄罗斯格城绥芬河工业园区、乌苏里斯克东宁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发展境外加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扩大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对俄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加快农产品仓储、冷藏和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巩固对俄食品出口。拓宽对俄经贸合作领域,深度开发俄罗斯市场。通过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一批、调整产品结构改造一批、扩大“南联”引进一批,塑造对俄经贸合作企业群体,增强企业投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对俄资源、科技、能源、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在扩大进出口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促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拉动劳务、技术及运输,实现对俄经贸合作增长方式的转变。

  较早从事对俄经贸的全国人大代表崔龙吉,在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中走出了一条贸工一体、跨国多元经营的发展道路。他所领导的东宁吉信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在资产总额2亿元人民币、员工1600人,去年进出口总额实现1.28亿美元。目前集团的境外企业主要有:乌苏里果菜批发市场、乌苏里国际运输车队、乌苏里吉信木材加工厂、乌苏里吉信旅游鞋厂,以及伊尔库茨克洲和滨海边疆区的四个木材加工厂。

  崔龙吉代表说,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有了较快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俄罗斯市场,我们从俄罗斯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调整了经营方式,多元化拓展市场,促进对俄贸易升级。一是扩大果菜等农副产品在乌苏里的出口数量,扩建了乌苏里的吉信果菜批发市场,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农副产品在俄的信誉,进一步发展俄果菜市场;二是积极开发俄罗斯建筑市场。目前俄罗斯经济有所好转,这使房地产开发市场充满商机,我们看准这一市场机遇,于2004年在乌苏里斯克市开发居民住宅楼19000平方米,这使我们在对俄经贸合作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讨论中,代表们一致认为,现在适时提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黑龙江今后应继续搞好“南联北开”,发挥区位优势,把对俄经贸合作做大做强,并着力打造“哈洽会”等知名贸易活动品牌,不断规范对俄贸易秩序,努力把黑龙江打造成为我国对俄经贸合作的龙头和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