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将打破行政区划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
2005-03-09 06:36:1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陈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9日电 冒着料峭寒风,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和副省长刘海生于3月3日至7日,先后赴哈尔滨、肇东、安达、大庆和齐齐哈尔市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产业布局、目标定位、推进步骤和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调研。栗战书、刘海生指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哈大齐地区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为重点,依托现有工业基础、产业优势和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新体制、高科技、民营化、外向型的哈大齐新兴工业经济区域,推进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

  哈尔滨、肇东、安达、大庆和齐齐哈尔市依次排列在绥满铁路沿线,绵延300公里。由这些城市构成的点轴经济带,产业基础雄厚,人才科技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为此,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当前加强宏观调控和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做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部署。如何才能快速启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带着这一问题,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沿线五市十几个已建和拟辟建的开发区、专业园区,考察了十几家工业企业,并分别听取了五市关于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同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

  调研中,栗战书强调,要按照产业导向明确、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要求,抓紧修改完善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规划。产业规划要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优势产业和朝阳产业为主体,多种产业相互协调配套,形成产业结构合理、资源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的隆起地和带动沿线城市经济扩张升级崛起特别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在建设程序上,可考虑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渐进开发,合理有序利用土地。在近期规划中,要重点搞好启动区建设工作。可将今明两年开工建设,明年底前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并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开工建设或建成的园区作为启动区,力争做到两年内能够有投入、有形象、有企业、有增量。各地要提出近期开发的范围、地块、区域和产业空间布局方案,由省统一进行规划。

  栗战书要求,在产业方向上,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又要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突出生命力;在产业规模上,既要强调主导产业,又要注重协调发展,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产业统筹上,既要宏观引导,又要因地制宜,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区域产业上,要突出各自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哈尔滨要突出医药、航空、电子信息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齐齐哈尔要突出装备制造业,大庆要突出油气化工业和替代产业,肇东、安达应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栗战书指出,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要打破行政区划,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资金、技术、人才配置和土地使用上,一切服从于开发建设的整体需求,做到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互利共赢;要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把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航空技术等集群放大,努力把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成在全国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走开放开发的路子,把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全省最大的开发区,面向国际国内招商引资、开放开发;要充分发挥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用新机制开发建设,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特别是要引入大财团、大集团搞大板块的开发建设。与此同时,要协调处理好开发重度盐碱地与适度利用非盐碱地、新建园区与原有开发区、产业延伸与行政区划分割以及新建工业走廊与已有工业体系、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发展。

  谈到启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模式时,栗战书说,新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主导,项目区建设可以整体转让、委托开发,鼓励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或政府开发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高新区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等政策,做大题材,加快发展;要靠大靠强一体化开发,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以产业为主线,以利益为纽带,整体规划,集中开发,滚动发展;要依托现有的国家和省级开发区,搞节点扩张,延伸扩展工业产业和项目,吸引外来投资;省政府将哈大齐工业走廊打造一个品牌,统一组织,统一包装,统一推介,统一招商。

  栗战书强调,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许多问题要解决,许多支持政策要制定和争取。栗战书、刘海生对下步具体工作做了安排,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加快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