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9日电 依兰去年财政总收入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46.8%。至此,依兰连续两年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市首位。
2005年,按照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依兰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县委书记刘文彬说,在工业产业方面要做到五个推进:力推煤化工业。充分利用煤化工资源的独特优势,进行煤化工产品的深度开发、系列开发,创建以哈气化厂、哈煤公司为核心的煤化工骨干企业群体。力推食品工业。依据依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在大米、大豆、玉米,以及糖业、酒业上做好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的精深加工文章,努力创建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推板材工业。形成城乡联动、规模发展、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力推机械工业。搞好哈飞转向器厂和巨丰水田公司的技改开发,促其迅速发展壮大。力推电力工业。在巩固发展晨光水电的同时,开发风力发电和巴兰河水电项目,使依兰逐步发展成为能源之乡、电力之乡。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国有资本退出,妥善安置企业职工。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搞好项目研究,争取国家对本县老工业基地项目的支持。
依兰今年的另一个举措是做大开发区经济。科学编制开发区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哈煤公司和气化厂,加大招、引、联的力度,以煤化工项目为重点,使重点骨干工业项目适度向开发区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环境立区,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原则,搞好服务,促进入区企业健康发展。
打造工业区、旅游区和新、老城区的新框架,发挥城市的核心作用,也是依兰今年工作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坐落达连河镇优势明显,达连河镇工业基础好,又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相对适度,便于依托城市的辐射加快发展。江北生态旅游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体系,既有毗邻县城吸引游人的优势,又有与县城隔离、便于保护的条件,有利于发展城郊旅游服务业,还有利于城市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商贸中心区依托老城区,其人口相对集中,又是第三产业的集聚地,实施分区布局后,其商贸流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牡丹江西为新城区,以办公区和生活区为主体,启动松花江公路大桥建设,为江南江北协调共建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四区”建设整合城市资源,增加载体功能,打造最具魅力的北方名城。
2005年依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GDP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总收入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20.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