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9日电 初五早饭刚过,肇东市新民村农民刘宝华就匆匆忙忙地往村农业信息站奔去,打开电脑,登录“贸易通”,还别说,年前发布的供应信息有了回帖,“请速联系500头生猪、1000头仔猪,价格上涨2毛。”高兴得刘宝华赶紧往家跑,联系货源。
像新民村这样的农业信息站在肇东市目前有58个,建立信息协会38个,发展各类会员5000多名,带动周边农户5万多户,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上网人数达1万多人。2004年,肇东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农民直接增收5000多万元。
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和服务“三农”需求,肇东市确定把“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市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肇东市农业信息中心已完成了164个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肇东农业信息网”共有肇东农业、政策法规、市场行情、名优特产等20多个栏目,为突出“三农”服务特色,网站还设立了农业专家、培训教育、实用工具等服务性栏目,并将全市农口部门的机构设置、办事程序、公开电话等信息在网上公布,方便广大农民群众查询。
为了扩大信息覆盖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肇东市极力整合各类信息1500多条,全市仅去年一年就发布供求信息1900多条,接受信息热线咨询10万人次,出动科技服务车1000多辆次,帮助农民解决各类疑难问题2200多个。
同时,为提升农村管理现代化水平,肇东市又投入了100多万元为试点乡镇配齐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300多台套,专门培训了基层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全市186个行政村有178个基本实现了村务管理的信息化和财务电算化,比较系统地完善了农村信息化系统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