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10日电 看上去晶莹剔透的粉丝竟然是用劣质玉米淀粉加墨汁生产出来的。8日,记者随知情人士对隐匿在哈市道里区新发镇卫星村梁家屯里“墨汁粉丝”黑加工点进行了暗访,所见所闻令人触目惊心。
8日下午,知情人带着记者来到梁家屯,刚进梁家屯的公路口,记者就看到一束束粉丝赫然晾在垃圾堆旁,俨然一个露天晾粉场。这个晾粉场足有近百平方米,粉丝架下堆满的垃圾与粉丝滴下来的水黏冻在一起,令人作呕。
这条纵贯梁家屯的主干街路(约1公里)两旁,随处可见用碗口粗细的树干搭起的晾粉场。记者还发现10余处写着“销售粉丝”、“批发粉丝”字样的指示牌。在梁家屯公路尽头附近的一个小胡同内,记者按照指示牌,与知情人一起七拐八拐地找到了一家粉丝加工点。
这家加工点四面围墙,一对漆黑的大铁门,显得格外森严。透过门缝,记者看到院子很大,约四五百平方米,院内有一座2层小楼,窗前搭有葡萄架状的晾粉场,靠近门口还有一间低矮的平房,里面有隆隆的机器声音,旁边几个木板车上装满已捆绑好的粉丝。知情人说,小平房就是问题粉丝的加工车间。
记者轻推了一下大铁门,不想惹来院内几条凶猛的大狼狗的一阵狂吠,有一个中年男子应声出来开门。记者谎称想要批发粉丝,中年男子马上热情地说“买粉丝,你就找对了,我家的粉丝又‘筋道’,又抗煮”。说着就从板车上抓起一捆粉丝用力扭给记者看,果然粉丝很结实,丝毫没有被扭断。中年男子还说,他家粉丝质量好价钱也便宜,一吨才要2100元。(据知情人讲,用纯土豆粉加工的粉丝一吨要4000多元。)随后,知情人佯装嫌贵,开始和老板讨价还价。
记者趁机进入了小平房,屋子内灰暗阴沉,有股浓烈的柴油味,还有股发霉的味道,机器轰隆隆地响着。3个十七八岁左右的青年正紧张地工作着。靠墙边的一个大池子里堆满了淀粉,一台机器正在加工细粉丝。记者抓起一把淀粉,感觉又湿又黏,而且白得有些刺眼。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青年对记者说,这些淀粉就是做粉丝的原料,是玉米淀粉。黏是因为加了东西搅拌过,白是因为玉米淀粉被漂白过。为了降低成本,这个屯制作粉丝用的原料都不是土豆淀粉,而是劣质玉米淀粉。因为一吨劣质玉米淀粉价格不到1000元,而一吨纯土豆淀粉则要2000元。
在屋门口的一口大缸内,记者还看到了半缸有如墨汁一样的黑水,据知情人士介绍,水里添加了墨汁,是给粉丝着色用的。由于玉米淀粉漂后太白,为让玉米粉丝色泽酷似土豆粉丝,他们会在粉丝加工过程中加入墨汁。为了使粉丝看上去有弹性,这些黑加工点还通常在粉丝中加入粘木板用的水胶。
随后,记者与知情人又去了另一家粉丝销售点。这家销售点的院子有二三百平方米,里面挂满了粉丝。
记者表示要大量购买粉丝,一名中年妇女称一吨不能少于3600元。记者告诉她屯子里其他加工点的粉丝每吨只要2100元时,她说,那百分之百是掺了假的粉丝,肯定是用劣质的玉米淀粉做的。玉米淀粉颜色发黄发暗,做出来的颜色也不好看,又没弹性,所以他们做的粉丝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并说,她家的粉丝是屯子里最好的,仅有百分之五掺假。如要嫌贵的话,他们可以根据记者要求调整掺假的比例,给记者定做一批。这位中年妇女还拍着胸脯说,她家都干了四五年了,哈市各农贸市场都有商贩到她家批发粉丝,就连外地商贩也抢着买。
记者在暗访过程中还发现,梁家屯内很多粉丝作坊的院子里有大量的玉米棒和玉米粒露天堆放,并有大面积的晾粉场。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在梁家屯有200余户居民,约有四五十户都在加工这种问题粉丝,他们中有一大半是从河南、湖北等地过来的。
据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专家介绍,加工粉丝应该使用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若消费者长期食用加有墨汁、水胶等制成的粉丝,可能导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