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懂得法律维权 哈尔滨“农民工课堂”开进社区
2005-03-11 06:32:1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11日电 哈尔滨市南岗区龙泰社区为在本社区居住的外来人口创办了农民工夜校和农民工家长子女学校,为农民工们开创了一片学习园地。现在,读书学习已经成了该社区农民工们生活的一部分。

  10日,记者来到龙泰社区,看到有50多位农民工正在学习文化知识。文化站的老师在耐心地讲课,而这些农民工们在下面则十分认真地记笔记。虽然他们记录的速度并不快,笔迹也写得歪歪扭扭,但是他们认真的表情流露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在这个学习的队伍里,有一个普通的农民叫曹国富。他是三姓摊区农民工工会的副主席,是农民工的“代言人”。曹国富在农民工夜校学习了文化知识后,认识的字多了,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现在他自己写材料已经不成问题了。

  曹国富说:“我是农民,没啥文化,开始社区办这个学校我也没想来。来的时候也是报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是学习后发现这里讲的东西还真有用。这里教我们农民工很多知识,比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别人欠了我们的工钱,应该找哪些部门反……现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曹国富和身边的农民工都知道应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该社区有个叫李春燕的农民工,今年43岁,在市场卖菜,孩子正在初中上学。李春燕不仅在社区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还跟她的孩子学习英语。大家都很好奇,说在市场卖菜为什么要学英语?她不好意思地说:“我跟孩子学英语为的是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自己懂得了英语也可以更好地督促孩子学习,不至于孩子有疑问时自己什么都不懂。”李春燕还说,哈尔滨已经申办下来大冬会了,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外国人来哈尔滨,她希望有一天能把她的菜卖给外国人。

  据该社区书记朱其萍介绍,该社区共有外来人口600多人。刚给外来人口开办学习班的时候,大家都没当回事,也没有几个人来。开始来的几个人都是凑热闹,来看看学习班到底有啥新鲜的。但是他们听了几次课之后,发现讲的知识真是他们生活中需要的。比如以前目不识丁的人现在能读书看报了。农民工大都文化水平很低,传统思想认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打就是骂,也不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在农民工子女学校里学习了之后,他们知道了原来和孩子是需要交流的,是应该跟孩子讲道理的。渐渐的,他们学到的东西多了,学习的热情高了,大家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成主动了。□严凤桐王立冰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