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电 题:民企和春天有个约会——黑龙江省各界人士解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孙秀霞
黑龙江要发展,只靠国有企业不行,要国有、民营两个轮子一起转,这样才能让老工业基地焕发勃勃生机,《意见》的出台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它的出台也是非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贾玉梅
●非公经济发展的障碍被扫除
●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契机
●我们要做的是服务
记者追赶到贾局长的踪迹时,她刚从省领导那里汇报完工作回来。原来《意见》一出台,省中小企业局就计划要召开一个邀请政府领导、学者、民营企业老板参加的座谈会,议题就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和看法来研究和商榷怎样利用好这个《意见》来发展我省的非公经济。
来到贾局长的办公室,看到那份《意见》就放在她的办公桌上,贾局长告诉记者,对于《意见》她已经认真地通看了无数遍,《意见》的每一条都让她感到由衷的高兴,她说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加快发展的春天。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怎样领会好《意见》精神为我们的民营企业做好服务。
贾局长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左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获得一个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如果不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非公有制经济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这个文件的出台,必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省的非公制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观念和认识滞后。一些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创业与发展的氛围不浓。全社会、全民参与创业意识不强。三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对企业服务缺位。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工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机构存在降格、弱化、断层问题。六是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缺少高素质人才,竞争能力差。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问题,但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民营经济才能真正的搞好。
贯彻落实《意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今后我们要长期抓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谈到今后怎样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时,贾局长用了最简单和朴实的两个字“服务”。她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今年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要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20%;全省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20户,营业收入5000万元到1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50户。
要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在全省选择100户左右有一定规模、较高科技含量、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地方经济有较大牵动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信息直通车,重点推进,政策倾斜,跟踪服务,特事特办,促使其做大做强。大力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以创业基地为载体,以创造新岗位为目标,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充分发挥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在安置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实施民营科技“巨星”企业计划,壮大民营科技企业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科研机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招商引资领域,顺应国际国内产业梯次战略转移趋势,吸引发达地区到我省投资创业,参与哈大齐工业走廊和出口加工园区建设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六大基地”建设和国企改革,搭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平台。
《意见》的出台,对黑龙江发展民营经济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将为黑龙江民营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一个推力作用。
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聚昌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决定非公经济今天的地位
●发展民营要与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双赢
●落实要不得“软政府”现象
在说起《意见》时,张聚昌主任说,非公有经济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决定了它今天的地位。市场经济下,需要体制的多元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非公有经济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它所显示出的发展活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从产权角度看,非公有制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它的产权是最易于明晰的。比如在私人产权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努力地去创业和创新。14世纪欧洲正是由于对私有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而出现了工业革命。别人的创作和发明,不会被无偿的拿走或轻易模仿,这样才会激发大家创作的欲望。2000年,国家统计局对1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调查,其中非公有经济效益是国有经济效益的2——5倍。这充分说明非公有制经济所彰显的活力。
采访中,张聚昌主任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全省1233户国有企业中有950户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有200多户要进行破产重组。
张主任说,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任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也是非公有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难得机遇。以前我们的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2004年,全省有1万多户民营企业参与到488户国有企业的改革,注入资金达70多个亿,盘活原国有资产100多亿元,安置职工26万人。但从总体来看。我们的民营企业对此还是观望的多,行动的少。有的也只是试探着小步迈进,而《意见》出台后,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可以敲锣打鼓地,名正言顺地参与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说文件的出台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一个推力的作用。黑龙江省国有经济比重大,这就直接导致非公有经济相对落后。2003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国有控股比例占到80%以上,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结构,我们也应该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途径,会促进社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有效利用,同时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意见》出台后,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被解除。我省的非公有经济可以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实现超常规发展。如果文件的优惠政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相结合,对非公有制经济和老工业基地振兴都是机遇。
《意见》的下发是好事,但最终还要看它的落实情况。《意见》落实是张主任最关心的问题。他说,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意见》当中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那么今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怎样解决加大贷款力度、怎样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如何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需要我们的政府各个部门要统筹协调,领会好文件当中提出的各种要求,在落实的过程中要防止“软政府”现象。
《意见》给了我们民营企业名正言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并确定了“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只要具体的细化落实到位,相信每一位民营企业家都想抓住有利时机,大干一场。
黑龙江海外集团总裁李宝宇
●扶持政策要细化
●“嫌贫爱富”困扰民企融资
●政府的天平上国企与民企应平等
这个春天来得比较晚,三月,仍能感受到冬天的寒意。可记者见到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黑龙江海外集团总裁李宝宇时,在他的脸上却提早看到了春天的来临。
采访时李宝宇告诉记者,他去北京谈一个项目,今年他们打算要大干一场。特别是前不久看到国家出台的《意见》后,更增加了他们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意见》的出台,我们看到了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的决心和态度,同时也给我们验明了正身,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地位。《意见》确定了“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尤其是放开了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和金融,以及公用设施基础建设等垄断行业,这些都为我们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些利好消息使我们很受振奋。
作为一名企业家,李宝宇在高兴的同时,也有些忧虑。他说,就我们黑龙江的省情来说,我们的非公有制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民营企业很少。《意见》中放开了许多大行业,比如电力、铁路、民航,但民营企业要想真正进入这些行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就拿资金来说,我们知道这些大行业,没有几亿、几十亿的资金你是很难进入的,仅仅这一条,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就会被淘汰在门外。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照《意见》从黑龙江省的实际出发,集中精力,组织相关行政审批部门,逐条逐项的细化,尤其应该在扶持政策上下功夫,制订出一套全面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来推动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稳步、快速、健康发展。李宝宇说,项目融资还是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目前社会上一些金融机构存在“嫌贫爱富”思想,一旦这种思想付诸于行动,我省的民营企业就很难在金融机构融资,因为我省的民营企业多数处于发展阶段,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愿意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认为国有企业比较保险。民企中不乏有好的项目和技术,由于受到资金的困扰,致使民企不能及时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应多从企业的社会商誉和贷款项目等多方论证后,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要从多方给予资金扶持。
现在银行贷款的担保、抵押等手续很繁琐,使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望而却步。所以要想真正地让我省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起来,金融部门应转变思想,把工作重点逐渐调整过来,要国有、非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另外还应该完善社会担保职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作用。在政府的天平称上,国企、非公有制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如果不是这样,《意见》落实很难。
背景链接
近年来,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总体规模迅速增加,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00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61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30.3%,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4.8%。二是创业活动日趋活跃,民间投资大幅度增加。近两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0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新上、改造、续建项目2130个,总投资22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21.1%。三是进出口增长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省半壁江山。2004年全省私营企业进出口完成38.07亿美元,同比增长99.6%,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6.1%。四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质量管理意识明显提高。2004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由上年的5500户增加到6310户,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40亿元,利税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