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抢同行,他们安全意识差” 哈尔滨抓获抢出租疑犯
2005-03-14 07:40:5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史文珂 何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4日电 近来,哈尔滨市接连发生抢劫出租车案,动力区警方抓获两名疑犯,其中一人竟是每天也在开出租车的司机。行抢的哥说,抢同行,就是感到同行安全意识较差———“的哥”抢“的哥”,击中了出租车司机安全防范意识较弱的要害。

    一个自称被劫的“的哥”

  春节刚过,动力公安分局连续接到3起“的哥”被抢的报案,侵财中队队长刘永军立即把节前发生在动力区和香坊区的多起出租车被抢案卷调出,发现疑犯的体貌特征、作案手段等极其相似。局长左东伟马上提出成立专案组,将这些抢劫出租车案并案侦查。

  疑点渐渐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朱田。10日上午,在香坊区一家大医院里,警察查到一个体貌特征与朱田相像的伤号。可是,医生却说他上午入院,不像疑犯,倒像是个受害的出租车司机,因乘客持刀抢劫,他奋力反抗被刺伤。经检查,伤者的右手手筋被挑断,右上臂被刺中一刀。

  警察在病房里见到伤者,正是朱田。在证据面前,他承认了抢劫的犯罪事实,他的伤是当天凌晨在一辆出租车上行抢时,被奋力反抗的司机留下的。朱田的同伙叫李洁,李洁早上将朱田送到医院就走了。正当警察为苦于找不到李洁而想对策时,当日下午,朱田的病房里多了一个护理人员,正是李洁。

    两把被夺走的凶器

  据讲,朱田和李洁一共买过5把刀做凶器。朱田的第一把刀刚拿回家就被妻子发现了,朱田骗她说是开夜班车用来防身的。妻子觉得带刀更不安全,坚决地把刀收起来了。然而,除去抢劫时两人各有一把刀外,另外两把凶器哪儿去了?刑警的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它们被两位勇斗劫匪的“的哥”夺走了。

  老王是第一位被抢“的哥”,46岁,他告诉记者,6日凌晨在香坊区司徒街拉上一人,到动力区五八村附近一暗处,乘客让他停车,装作取钱时却突然掏出一把刀逼住了他,老王攥住刀刃的同时,眼角余光扫到车下有个人来拽车门,便在搏斗中奋力用胳膊肘按下车门锁,用力踩下油门往前开,可是,车开出20多米熄火了,车下的人追上来打开后门。精疲力尽的老王无法同时对付两个人,钱和手机被抢走。搏斗中他把刀掰弯了,手被割破,缝了14针。

  朱田所受的伤就是第二位勇敢司机抗争的结果。在抢劫中,刀被司机夺下,厮打时反将朱田刺伤。

    三道被打开的“防盗锁”

  在审讯室里,两名犯罪嫌疑人讲述了整个抢劫计划,起因令人大吃一惊。朱田说:“我是夜班出租车司机,安全防范意识差,我觉得其他司机也跟我差不多。”知己知彼,他们轻而易举打开了出租车司机的3道“防盗锁”:

  ——两人选择抢劫目标时,都选没有防护网的出租车。他们说:“少一道障碍就多一分抢劫成功的把握,没有这层网,抢劫者坐在副驾驶位或后座上,可以直接用刀逼住司机。”

  记者调查:防护网曾在出租车上广泛安装,然而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司机嫌碍事,就将防护网全部或部分拆除,使防护网的功能消失殆尽。

  ——李洁说:“我俩几乎每次都是一个人打车,一个人在目的地接应。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住司机。”

  记者调查:有关部门规定,在夜晚至清晨时段,出租车的副驾驶坐位只能乘坐妇女和儿童,但大多数司机任由男乘客随意坐在此位置。

  ——两人说:“每次打车去的地方很偏僻,从没被拒载过。到达目的地时,司机也不提防。如果司机的警惕性很高,我们也不敢抢。”

  记者调查:多拉快跑是出租车司机最为关注的,因此对乘客提出的要求大都尽量满足。警方介绍,司机的侥幸心理是安全防范的大忌,总以为不会碰上劫匪,一旦碰上了,又惊慌失措得连锁住自己一侧的车门等应急措施都想不起来,这无疑让抢劫者有空可钻。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