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17日电 2005年是黑龙江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决胜之年。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点精神,特提出如下人民建议征集内容: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全面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机化建设,支持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坚持场县共建;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专品种生产;继续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提高单产;突出抓好粮食加工转化,努力增强粮食的自我消化能力,提高粮食产业的附加值。(2)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提高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坚持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强品牌的整合,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3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大力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区和标准化示范区。(4)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减轻农民负担;培育多元化的粮食流通主体,拓展粮食销售渠道;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二、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5全力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跨国联合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三、加快推进工业六大基地建设,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6)大力推进调整改造。抓好优势产业“吃配”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电站设备、石油化工、绿色食品等国内国际知名品牌。7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继续实施“以化补油”战略,延长产业链条;重点建设大型坑口电站,推进“北电南送”战略的实施;继续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引导林区搞好商品林建设,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北药开发等特色产业。利用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势,承接“南资北上”。
四、搞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8)全力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加快哈尔滨、绥芬河等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培育对俄出口企业群,推动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9继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拓展招商领域;进一步扩大南联,加强与沿海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10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进一步开发中东、欧洲、北美等新兴市场;大力发展技术和劳务输出,开展海外工程承包。
五、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11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环境,扩充经济总量。为非公有制企业在信息咨询、行业自律、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等领域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引导、鼓励、扶持各类社会人员领办和创办非公有制企业;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企业改制,转成一批非公有制企业,迅速扩大总量。(12扶持非公有制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关联度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引导其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组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集团。(13)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型、外向型、就业型民营企业,积极实施民营科技巨星企业计划,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六、以旅游业和物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4)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开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黑土文化、外来文化,培育人文旅游产品;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推进旅游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15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以哈尔滨为中枢、各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为基础的大物流平台;积极发展信息、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行业,完善各级物流配送体系。16努力发展其它现代服务业。为引进金融保险业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地发展律师、审计、会计、咨询和策划等中介组织。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
17继续推进财税金融等各项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财经秩序,防范财政风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搞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以灵活方式化解不良债务,盘活存量资产;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八、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8)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推行“政产学研金介”结合,搞好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活跃科技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19)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搞好远程教育,发展民办教育。20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顶尖人才。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九、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21认真抓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积极妥善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债务问题;做好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认真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切实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和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2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大、就业容量多的新兴行业和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增强就业稳定性;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维权工作。
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3)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能力;逐步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城市供水难、供热难问题。24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抓好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抓好草原和天然湿地的保护恢复,搞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矿山沉陷区和松嫩平原“三化”草原等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25维护社会稳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非法传销、走私贩私和制假售假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做好信访工作,着力解决涉法信访、城市拆迁、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及农村土地纠纷等热点问题,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6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五保户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7)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市场整顿和管理,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边疆文化大省建设。(28)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十一、以提高行政能力为核心,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9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抓好机关效能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发展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依法规范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环境。30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31加强政风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解决梗阻掣肘、推诿扯皮、刁难设卡等问题;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在土地使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方面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行职务消费改革,用制度管钱管事;积极推进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
省委、省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