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日电 营养、运动、睡眠是青少年成长的三大要素。睡眠对人的健康极其重要。今日是世界睡眠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哈市的几所中小学,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有43%%的小学生、56%%的初中生和69%%的高中生睡眠时间不足,而由此引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听课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发育。
现状:半数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
哈市文昌小学五年级的几位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是最渴望的。”记者对该校五年级一个班的30名孩子进行调查后发现,该班有13个孩子表示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9个小时,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变成“熊猫眼”。18个孩子表示周末的睡眠时间也不充足,因为要上补习班。
哈市十七中学初三年级的102名学生参与了调查问卷,其中有58位学生表示睡眠低于8个小时,最少的每天只睡5个小时,占调查人数的56%%。“上课发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睡觉”等问题是学生们因睡眠不充足而产生的。该校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因为睡眠不足,他有几次在课堂上睡着了,根本没听到老师讲什么,回到家就得付出双倍的时间补上。
哈市13中学高一某班参与调查的52名学生中,有36人表示自己的睡眠是严重不足的。据该班班主任李欣介绍,通过学生听课的眼神就能看出学生的睡眠状况,有的学生因睡眠不足,上课时精力不集中,眼神迷离,头脑转的也慢,老师想尽办法启发,但学生跟不上趟。他了解到一些学生每天放学后还要去各种补习班,21时才能回到家中,然后还要写作业,很晚才能睡觉。
危害:影响学习效率和健康
“我很累,因睡眠不足我经常头痛”、“我想永远不起来”、“我想早日脱离苦海”,是参与调查的几位学生最渴望的。他们告诉记者,因为睡眠不足,他们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这使他们的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高,身心都感到不愉快。
国家教委199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初中生9小时以上的睡眠,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医学专家指出,中小学生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体质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从而导致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效率低下。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引起焦虑、沮丧、记忆力减退、荷尔蒙的改变。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的青少年,自杀倾向是睡眠超过9小时的青少年的三倍。此外,真正的优质睡眠往往是在后半夜,所以虽然仅仅是多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但其效果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