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6日电 “热费怎样补贴才体现公平?”“陈欠包烧费应该怎么收?”“如何控制居民小区的辐射污染?”5日上午,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的旁听人员座谈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20名群众代表争先恐后发言,对本次会议将要审议通过的《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等提出修改意见,希望能对立法有参考价值。
据介绍,自《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实施后,他们已是第三批走进人大常委会会场的旁听群众。每当涉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省人大常委会都请来自各界的群众旁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去年,双城市幸福乡永支村奶牛生产者协会副会长敖万奎提出的不允许奶站克扣奶户、在奶站要设立公平秤等建议,被采纳进《黑龙江省奶业条例》之后,广大群众更对这种参政议政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负责此事的韩鉴非处长介绍,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邀请旁听人员的通知一发出,几部电话被打爆了,最后只好将名额由10名扩大到20名。这些群众来自最基层,对涉及他们自身利益的问题十分认真,他们的建议实实在在,对提高立法质量十分有益。
72岁的吴生元是省汽车工业公司退休干部,他带来了周围社区群众的意见。他说,热费应由暗补变为明补,补进工资易产生苦乐不均,有的全家都开支都享受补贴,有的全家下岗都得不到补贴,应该补贴到户或补给供热企业。
哈市退休工人李凤说,他们那里三年的陈欠供热费一起收,不交不给开栓不合理。过去单位拖欠的包烧费现在都让个人交负担不起,尤其一些孤寡老人,老伴去世没了报销单位,每月生活费不够交包烧费。
省检察院退休干部胡德发再三强调,立法不能只照顾多数,而要讲公平原则。民营企业哈市东典物业管理公司经理杨惠芬希望尽快制订供热条例实施细则,执行起来更有可操作性。哈糖厂退休厂长高德广建议分析不缴热费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哈市桑建库提出治理噪声污染应形成社会合力,工商部门要对产生污染的企业停发营业执照,热费可用税收手段调整……
座谈会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发言者争着抢着举手,意见不同者争论得面红耳赤,仍然意犹未尽。最后,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康建华向大家表示感谢,并表示把大家的意见整理汇报,合理的一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