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电 “猪成圈、牛成帮,池塘游着鱼和虾;溜达鸡、草原鹅,放羊路上笑哈哈。”这是近两年来兰西农民唱起的牧业小调。
过去,玉米一直是兰西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畜牧业仅作为副业来发展。自2001年开始,兰西调整农业结构,把发展畜牧业上升为主业,以建设“东北民猪之乡”为牵动,加速构筑“两畜两禽”(肉牛、生猪、草原鹅、本地鸡)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框架。目前,全县已有6万农户加入到畜牧发展集团军中。
远大乡土质多盐碱,种地不打粮,靠天吃饭的农民脱贫无望。靠啥翻身?去年春,乡领导鼓励刘芳贵承包一块草原和一片池塘,他便利用草原养鹅、池塘养虾,当年获利4万元。看到刘芳贵的成功,周围的农民眼红了。去年,全乡鹅禽出栏总量达到180万只。有了产品就要销售,乡里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年加工60万只鹅禽,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远大禽业公司”,真正走上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性循环之路,为养殖户上了一道“保险”。
北安乡有耕地9.6万亩,其中5.5万亩是玉米,秸秆弃之可惜。头脑活络的孙成明、董会权通过养牛、贩牛富起来后,给乡领导很大启发,全乡有1万亩草原和5.5万亩玉米产的秸秆正适合养牛。于是,2003年5月,乡里租了3辆大客车,拉着60多位想养牛的农民到吉林、内蒙古考察,随后请来了东北农大的教授和省畜牧专家,给养牛农民“传经送宝”。当年年底,全乡出栏肉牛4000多头,养殖户达到2000户,农民纯挣200万元,并发展了6个专业屯。
兰西畜牧业的大发展,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成为该县脱贫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统计,该县去年肉牛、生猪、鹅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3万头、60万头、550万只,羊存栏17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