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等级和加工工艺未加任何标注部分 农贸市场散装油“身份不明”
2005-04-18 10:49:4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刘述波 韩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8日电 1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食用油加工过程及分级标准进行了全面介绍。记者走访哈尔滨市食用油市场时了解到,部分农贸市场上出售的散装豆油,虽然标出生产厂家,但其油质等级和加工工艺仍然“身份不明”。

  记者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看到,各种品牌的食用油已按照国家的新规纷纷换上了新装,四海、元宝、鲁花等品牌油都在标签上印着“大豆油”字样,并注明“原大豆色拉油”,同时按要求标注了加工工艺等。但记者在道里达道街、安升街等农贸市场走访时看到,大部分销售散装豆油的摊点只标出生产厂家,对其油质等级和加工工艺等未加任何标注。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家里平时吃的油基本上都是散装豆油,因其价格要比桶装油便宜,从没考虑过食用油也分等级,但用散装豆油有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和油沫。

  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新的食用油标准强调的是标签的重要性,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大多数消费者看不懂标签,他们更多的将目光放在油的价格和品牌上。另外,消费者对厂家普遍将三项内容(加工工艺、产品等级、原料)分散印于标签的各处甚至各面表示不满。

  ●新闻链接

  “五看”选好油

  一看色泽,质量好的油色浅,质量差的油则颜色深(香油除外);二看透明度,质量好的植物油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三看有无沉淀物,质量好的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其中芝麻油掺假较多;五看其商标等,特别要注意有无QS标志。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