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科技日报:孙国荣教授默默耕耘十六载
2005-04-25 09:11:00 来源:科技网  作者:张学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科技日报4月25日讯 自1989年参加工作的孙国荣,尽管2000年作为黑龙江省拔尖人才晋升为教授时还年轻,但现已进入不惑之年。也许有先后在三所高校工作的经历,现在已经没有刚参加工作时的幼稚和锐气,只是还保留了从师时恩师教诲的谦恭、诚恳、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乐观、豁达、执著的工作热情。

  2002年,他被引进到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作为植物学专业植物逆境生理研究方向、资源植物学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专业植物细胞的发育及其信号转导研究方向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植物发育的生化与分子机理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和函授生开设12门课程,主持或承担国家基金、省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14项。

  他在盐碱地上进行了10余年的科研工作。尽管他与合作者对星星草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盐碱地的植被恢复实践,并获得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委科技进步四等奖、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但是因与合作者首次发现星星草气孔和蜡质泌盐机制以及氮沉积是内陆盐碱地植被演替的重要因子,使得内陆盐碱地先锋植物星星草的研究仍在继续,并且现在又开始了植物诱导抗性之生态代价研究。

  从教16载,他提出“将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与知识系统分开来认识,以达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均切实使学生得到能力的培养,在成绩中体现各方面能力的考核。将能力系统地培养与知识系统地传授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力系统的培养其重要性应高于知识系统的传授的指导思想”,并付诸实践。因此与其合作者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作为课程群负责人负责的植物学课程群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