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7日电 哈尔滨农民去年尝到种粮增收甜头后,农民们想方设法多种地、更换新农机具、选用优质品种,今年备春耕的标准进一步提高。
中央连续两年出台“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农户们手里有了钱,为今年春耕生产奠定了基础。据了解,2004年哈尔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增加780元,这增加的收入大多数又被投入到田间。
据三农在线消息称,哈尔滨市农委调研处处长张建华说,今年哈尔滨市备春耕生产的标准超过往年。据测算,今年备春耕生产农民自筹资金17.3亿元,比上年增加5.3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回收好,预计今年备春耕农贷投放可达26亿元以上;全市3.93亿元的粮食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已全部发到农民手中。这三条渠道为高标准备春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由于资金充足,哈尔滨很多农户添置了新的农机具。通河县乌鸦泡镇去年秋天到现在新购进水稻插秧机450台,新购水稻收割机300台。据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粗略统计,春节以来,每天从这里开走的农机超过200台。
“种地也得种出个样,得按规矩种,才能有更好的收成。”哈尔滨市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重点在生产资料投入、大田整地、技术实施上坚持高标准,粮食标准化种植面积将达到85%以上。大豆、水稻、玉米标准化栽培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今年重点推广新品种66个,新技术43项。
农户们高标准备耕还表现在优质品种的应用上。随着优质粮食品种在市场上走俏,农民们凭借去年的成功经验,加上农技干部不断向他们推荐新品种,在今年备耕时心中有了底。农民们在选种上瞄准了上好的品种。据哈尔滨市农技部门统计,今年优质品种推广普及面将达到98%,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