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4月28日电题:手握焊把走人生--记全国劳动模范杜合庆
记者 敏杰
他看上去再普通不过了,偏瘦的身材,貌不惊人,语不出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始终穿着沾着油污的工作服。他就是为黑化做出特殊贡献、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劳模、特模、全市劳模的一名普通焊工,杜合庆。
杜合庆入厂十多年来,和焊把结下了不解之缘,仿佛有一种特别的灵气,他深深地喜欢着焊接这门技术。为了学好这门技术,他从不放弃任何机会,在掌握了常规焊接技术的同时,不断进行深层次技术问题探索。2004年夏季,黑化公司3200空分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冷箱铝管多处出现裂口,严重制约了生产的正常进行。承建的外省单位早已离开黑化,铝镁合金焊接口根本没有人能焊,杜合庆临危受命,接受了任务。冷箱内作业面狭窄,活动空间上下只有10多米,他在冷箱内一直工作13小时,没吃没喝,箱内散落的珠光砂时常迷住他的眼睛,汗水从面浃流下,全身都湿了。可为了省时间,保质量,他硬是以出色的焊接技术,完成了任务。
一次,合成氨系统水冷器封头开焊,需要焊接,这是很危险的,水冷器内压100多公斤,而且夹杂着氨气、煤气、氢气等可燃气,如有闪失,就有爆炸造成伤亡的可能,公司消防、安技、公安、医院等部门的领导及看护人员都赶到现场待命,危险程序可想而知。有的人手心出了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现场合成氨的气味呛得人直流眼泪,根本不能在现场久留。杜合庆同时戴了四个用水沾湿的口罩走到作业现场。在平台上,看着下面的消防车、救护车都进入了临阵状态,他在心里默默地要求自己,“成败就在我了,只能成功!”这次氩弧焊对他来说是一次大考验,技术要求非常高。工作时氨味呛得他受不了,就到通风处呆一会儿回来继续干,当完成任务时,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可是杜合庆却因为长时间氨刺激咽喉肿痛,皮肤出现了许多红点,全身直痒,但是他却没有休息一天。
2004年刚上秋,已经在造气现场配制管线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的杜合庆,回到家刚端起饭碗,就接到公司的电话,立即赶到现场焊接换热器裂缝。换热器是一种特殊的异种钢材,焊接要求十分苛刻,他二话没说,放下饭碗打车来到公司。他知道这是锈钢和15铬钢的焊接,不是一般焊接工艺能处理好的,根据要求,先用气焊将焊口慢慢加温到500℃-600℃,焊缝周长4.5米,需要焊8次,每焊一次又得加温才能继续焊。作业时,焊件在半空位置上,他只能蹲在封头上,不能直腰,整整一个夜晚,秋天的凉风吹得后背发凉,面部胸前被高温烤得发疼,他没叫一声,没休息一次,当天空露出晨光时,焊接工作才完成。他从高高的作业地点下到地面时晕倒了,在医院整整躺了7个小时才醒过来,“怎么到这来了,现场的活完了吗?”这是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在场的人深受感动,都强忍着泪水没当着他的面落下来,这是多么好的同志呀!大家劝他回家多休息几天,可第二天他又拿着焊把干活去了。
杜合庆说:“是黑化培养了我,我在黑化还有几十年干头,我要对得起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