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淑婷 |
东北网4月29日电 题:为山村孩子奉献自己所有--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王淑婷
记者 敏杰
“为山村孩子奉献自己的所有。”这是七台河市茄子河区铁山小学校长王淑婷的誓言。
王淑婷刚走上讲台时,就抱定了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奉献终生的信念。二十多年来,无论是担任普通教师、班主任、还是校长,她都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和高尚的情操带动着身边的教师和学生,在她的培养和带动下,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七台河市教育战线的教学骨干,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
1992年,王淑婷的丈夫,一位曾荣获公安部三等功的优秀警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遭遇车祸,头部受重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在无情的打击下,她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1996年1月,她临危受命担任了铁山小学校长。当时学校校舍山墙断裂,房盖露天,桌椅破烂不堪,教学设备不足,欠有3万多元外债,人心涣散,已经到了办不下去的地步。她拖着病体,一边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一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经过努力,824平方米的危房和52平方米的厕所得到彻底维修,还扩建了524平方米的校舍,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铺平了操场,购买、自制了5000余件音体美器材,在寸草不生的校园里建成了6条绿化带。在教学管理上,她提出了温情加制度的教学管理模式,使铁山小学面貌焕然一新,走在了全区的前列,连年被评为全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两全”先进学校、“巾帼建功示范岗”、“目标管理标兵单位”。
正当学校工作刚刚走上正轨时,不幸又一次落在了她头上。1999年,王淑婷唯一的儿子患上了颌窦癌,孩子去世的第二天,她便眼含泪水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
为了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她亲临课堂,认真指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手把手地教新教师备课,向他们传授教学方法。她带领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深入课堂与教师们研究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她的培养下,先后有十几名教师走上了区、乡级教育工作领导岗位。虽然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较为偏远的山村小学,但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广泛开展艺体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市区举办的各类艺体活动中,她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学校的乒乓球队已在全市小有名气,多次在全市比赛中获奖。
贫困学生闫世冬,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靠在小煤矿背煤勉强维持生活,母亲一犯病就不让他上学。王淑婷得知后便经常去她家劝说,为闫世冬买衣服、书本等生活和学习用品,并承担了他的全部学习费用。在她的关怀下,闫世冬同学进步很快,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茅。
为了不使学生流失,她在丈夫有病、孩子患癌症的困难情况下,仍然资助特困学生就学。从1992年起,她先后救助了18名学生。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师都自觉行动起来,主动资助贫困生达80余名。教师曲广凤患肺管瘤,因无钱不能做手术,她从儿子的救命钱中挤出了5000元送到曲广凤手中。她把爱都献给了山村教育事业,献给了山里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