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30日电 题:35年洒汗机台前--记全国劳动模范张国庆
记者 敏杰
张国庆是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金属结构分厂工人,800吨油压机机台长。他1969年进厂,36年累计工时10万多小时,为国家和一重集团做出了突出贡献。
几年前,一重集团公司为齐鲁石化制造国内最大的千吨级热壁加氢反应器。张国庆承担了加工热壁加氢反应器弯管的任务。刚出炉的活件温度高1000℃以上,他冒着高温在机台前指挥小组工人操作,工作服被汗水浸透,戴的手套被烤着,手上烫出水泡,他忍着疼痛直到热曲一次成功。
一次,一大批板焊加氢件急需压曲卷边,由于材质特殊,必须用4000吨以上的压力机才能压动。张国庆领工组接受了6000吨水压机曲加氢反应器筒节的卷边任务,要求10天之内完成。炎热的盛夏和高温的活件热得人透不过气来,张国庆站在水压机前面,一声不吭。为了抢时间,他们中午不休息,边吃饭边干活,每天连班到深夜。在天车工和起重工的紧密配合下,十天任务,他们用五天就完成了,为制造加氢反应器的下道工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张国庆作为机台长和领工组长、共产党员,他对组员化倾注了满腔热血。新来的组员,他手把手地教操作,传授技术;哪个组员思想有波动,他就马上去做思想工作;哪个组员家里有大事小情他必去家访;哪个组员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他就苦口婆心地去开导。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感情交流,把大伙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了同一目标,大家扭成一股绳,共同去拼搏、去奋斗。多年来,他们所操作的机床连续被评为红旗机床,领工组也多次立功受奖。
在集团公司80顿电炉改造中,他接手U型弯管的加工任务,按原工艺操作,劳动强度大,需用11套胎具进行曲型,既费时又费力。张国庆根据实际情况,用自已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了一套胎具,取消了原工艺当中的9套胎具,只用3套进行曲型生产,结果,不仅完全保证了活件质量,而且提高工效2至3倍。
由于张国庆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大胆实践,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经他手干的活,质量百分百的合格。因此,他成为了行业状元。1984年,在全国机械行业实际操作和理论统考中,他获得了此工种的第一名,取得了工人技师的专业技术证书,并获得了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奖。2003年晋升为高级工人技师。2002年被评为一重集团公司三等科技拔尖人才。2003年和2004年又被评为二等和一等技能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