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长营村里领富人--记全国劳动模范张秀林
2005-04-30 11:10:0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0日电题:长营村里领富人--记全国劳动模范张秀林

  记者 敏杰

  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支部书记张秀林经常说:“当干部就是服务,村民越富我越高兴。”现在全村有运输专业户94个,蔬菜专业户122家,粮食专业大户8家,餐饮服务专业户30家,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发展格局。全村家家有存款,村民存款总额达到3000多万元。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实现利税144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146元。

  1971年,年仅22岁就挑起了长营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当时,村里欠外债17万元,是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

  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那年冬天,他起早贪晚、边干边琢磨,把生产队一台扒窝多年的拖拉机修好了,领着3名党员,顶风冒雪开进山里给林场拉木材搞副业赚钱。4名党员在山里吃苦受冻干了一冬,挣回了1.8万元钱。第二年他用挣来的钱又买了一台车,苦干一冬挣回了3万元。用这钱他投资创办村办企业,先后建起了运输队、制钉厂、制筛厂、机修厂。从1973年开始到1978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建起了四合院式宽敞的村党支部办公室,到1982年,村里存款已达到11.2万元。

  包产到户之后,他把注意力放在荒坡、荒滩和废弃地的开发上,带领村干部建果园、苗圃,办林场,开荒种稻。11年间开垦荒地和人工填坑造田总计1800亩,使全村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多。2000年,他又把发展的目光投向沿海开发区,在辽宁营口鲅鱼圈开发区投资50万元购买了一处房产,办起了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制油厂、冷饮厂。现在此处固定资产已增值到上千万元。经过30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村办林场现有成林面积12000亩,成为了村里的绿色银行。到2004年,已有大小企业14家,年利润总计达500万元以上。

  从1983年开始,长营村全村免收一切费用,需要上缴部分由办企业利润支付;全村每个村民每年可分得村办企业利润;村民病故发给丧葬金,考入大专以上院校发给补助金;村民建房发给补助金,本料和砂石免费使用;老干部、老党员、困难户按期发放补助金,村里60岁老人家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待遇,由村办企业利润中支出。34年来,张秀林以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率领全村党员群众把昔日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改变为如今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146元的小康村、省级文明标兵村。

  。张秀林连续五年被黑龙江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届被省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省农村基层干部标兵;被省政府授予第七、第八届劳动模范;被哈尔滨市政府授予第三届“十佳公仆”等光荣称号。他还被选为出席黑龙江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