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8日电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有大庆市1个国家级社区建设示范市,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大庆市萨尔图区、让胡路区4个示范区,25个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县,我省社区建设已成为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民心工程。
自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件下发后,黑龙江省成立了省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8家,责成民政部门牵头。经过4年的努力,全省社区组织基本健全,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区功能显著发挥,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近几年来,全省社区的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截至去年底,全省90%的社区解决用房,60%的社区用房达到省规定80平方米的标准。65%的社区解决了部分办公经费,90%的社区安装了电话,部分社区还配备了微机。社区干部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1.3岁下降到现在的37.6岁,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由原来的10.2%提高到60%多。社区干部补贴标准由原来的100元提高到现在的350多元。
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拓展,积极开展了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50%的社区建成为老有所养、幼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帮的关爱社区;90%的社区开展了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社区还开展了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全省社区通过开展自创岗位和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3万人,通过普遍开展职业中介服务,就业培训服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万人。
安全状况不断好转,文明水平不断显现,社区建设理念已经融入了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区建设创造的“一站式”服务已在各级政府推广,出现了“政务超市”、“阳光大厅”等利民、便捷、透明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