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3日电 题:从医博会看“品牌效应”
有专家比喻:一个城市举办一次大型展会,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的上空撒钱。第53届医博会落幕了,哈尔滨商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切身体会到了会展经济的巨大魅力。
据有关人士说,本届医博会,是哈尔滨会展经济1:9的拉动效应最充分展现的一次。15万的中外参会客商给哈尔滨的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宾馆无疑是这次“医博会”带来会展经济的最直接受益者,在展会期间赚了大钱,参展商的一日三餐也使本埠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出现“井喷”。据会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5天来,他们为展商提供了50000多份盒饭,矿泉水5000多箱,销售额近15万元。开发区一家海鲜酒楼经理透露,医博会这几天,来就餐的展商特别多,经常出现没位子的情况,几乎每到饭口时间都要加桌。据了解,江北的鱼村、哈西的清真烤全羊、动力的杀猪菜也凭借着特色菜引得展商们大老远地赶来尝鲜。
医博会在会展中心举行,红博世纪广场近水楼台,“红博”商场企划部王继英告诉记者,往年“五一”黄金周过后,本是服装销售的淡季,但医博会带来的人流使他们利用地缘优势,其客流量和销售额直线上升,均比同期上升了50%以上。
出租车也忙的不亦乐乎。一位“的哥”告诉记者,5月份天不冷不热,本来活儿不好,但医博会一开,这几天会展中心附近出租车生意特别好。晚上在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著名景点打车的外地人也特别多,一天多挣一二百元不成问题。
专业化、高科技、品种全是医博会吸引国内外商家眼球的“法宝”。纯数字B超机可以携带,远程医疗仪为您准确会诊……在医博会上,现场观众亲身感受着由顶尖技术勾勒出的现代医疗与生活。在这里,既有核磁共振这样的“大家闺秀”,也有针刀钳之类的“小家碧玉”。27年的不断磨砺,医博会被业内人士赋予了品牌展会的头衔。
时下,一些各种名目的洽谈会、交流会等被冠以“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主题后接踵亮相,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景象。然而如何把展会做成品牌,值得业内人士深刻思考的问题。
据有关人士介绍,“医博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哈尔滨市发展会展经济以来前所未有的。医博会虽然落幕了,但哈尔滨人真正见识了国际会展品牌的魅力,无需鼓噪,不请自来。虽只短短几天,却给龙江尚属“稚龄”的会展业带来了不少启示。
有了“梧桐树”,自然会引来“金凤凰”。为了栽好这棵“梧桐树”,省及哈尔滨市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更是倾力而行。这些努力让医博会的客商们赞不绝口。黑龙江优良的发展环境必然成为一种潜在的资源,吸引更多的客商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这里。据透露,参加此次医博会的还有一些展览公司的老总,他们意在对在哈办展的软、硬件进行现场考察,以便决定是否让自己的展会落户龙江。
从这个意义上看,本届医博会可以说是“小试牛刀”。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像医博会这样的品牌展会在黑龙江省精彩亮相。